在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加入50%醋酸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目的何在?

题目

在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加入50%醋酸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目的何在?


相似考题
更多“在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加入50%醋酸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目的何在?”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醛比色测定时,取待测溶液加乙酰丙酮一醋酸铵溶液,同时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摇匀,一同置于40℃水浴中加热显色30分钟、冷却。以下解释中错误的是

    A.严格控制显色温度和时间,防止化妆品中某些组分会受热分解并产生微量甲醛
    B.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溶液浑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C.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组分在显色温度下色度改变的影响
    D.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带色样品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E.乙酰丙酮在40℃会分解,要另取不加乙酰丙酮的作对照

    答案:E
    解析:

  • 第2题:

    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在亚汞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钠溶液析出()色的沉淀,其是()


    正确答案:黑;Hg

  • 第4题:

    下列溶液中,在检查重金属的硫代乙酰胺法中使用到的是()。

    • A、0.1mol/L盐酸溶液
    • B、0.1mol/L高氯酸溶液
    • C、醋酸盐缓冲溶液(pH3.5)
    • D、0.9mol/L氯化钠溶液
    • E、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下列化合物中,能使的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乙酸乙酯
    • B、乙酰氯
    • C、乙酰乙酸乙酯
    • D、乙酸酐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在一定温度下,a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里含b克氯化钠,此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此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正确答案:(b/a)×100; 100b/(a-b)

  • 第7题:

    在粗总皂甙的水或醇溶液中,加入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析出,继续加入碱式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析出。


    正确答案:酸性皂甙(三萜皂甙);中性皂甙(甾体皂甙)

  • 第8题:

    在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加入50%醋酸和饱和食盐水的目的何在?


    正确答案:因为乙酰乙酸乙酯分子中亚甲基上的氢比乙醇的酸性强得多(pKa=10.654),反应后生成的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必需用醋酸酸化才能使乙酰乙酸乙酯游离出来。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减少产物的损失,增加乙酰乙酸乙酯的收率。

  • 第9题:

    问答题
    在正丁醚的制备实验中,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什么?其中,所使用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起到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促使反应完全,提高产率。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正丁醇和正丁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将少量固体醋酸钠加入醋酸溶液中,醋酸溶液的pH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增大
    解析: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的可逆反应,加入醋酸钠固体增加了产物的浓度,使得平衡项逆向移动,因此氢离子浓度减小,故溶液的PH增大.

  • 第11题:

    填空题
    在粗总皂甙的水或醇溶液中,加入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析出,继续加入碱式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析出。

    正确答案: 酸性皂甙(三萜皂甙),中性皂甙(甾体皂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醛比色测定时,取待测溶液加乙酰丙酮-醋酸铵溶液,同时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摇匀,一同置于40℃水浴中加热显色30分钟、冷却。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

    严格控制显色温度和时间,防止化妆品中某些组分会受热分解并产生微量甲醛

    B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溶液浑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C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组分在显色温度下色度改变的影响

    D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带色样品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E

    乙酰丙酮在40℃会分解,要另取不加乙酰丙酮的作对照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在水中不断的加入糖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学生回答】在水中不断的加入糖,开始不断溶解,后来就不再溶解。
    【教师引导】为什么不断加入糖之后,会出现不再溶解的现象?接下来就探究“饱和溶液”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部分溶解。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未溶解的氯化钠继续溶解。
    【教师引导】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教师引导】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回答】加热烧杯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再加入5g硝酸钾,也全部溶解。待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
    【教师总结】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教师提问】请学生根据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的理解,对上述实验中溶液的状态试着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只有部分溶解,此时是饱和溶液。然后再加入15mL水,因为又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此时为不饱和溶液。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如何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学生回答】①加入溶质;②降温。
    【教师引导】如何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学生回答】①增加溶剂;②升温。
    【教师说明】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在大箩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来,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在倒出的溶液中还可以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 )。
    A.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原溶液中溶剂多了 D.原溶液中溶质少了
    【答案】AC。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思考“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
    【板书设计】


    答案:
    解析:

  • 第14题:

    甲醛比色测定时,取待测溶液加乙酰丙酮-醋酸铵溶液,同时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摇匀,一同置于40℃水浴中加热显色30分钟、冷却。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严格控制显色温度和时间,防止化妆品中某些组分会受热分解并产生微量甲醛
    • B、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溶液浑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C、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组分在显色温度下色度改变的影响
    • D、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带色样品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E、乙酰丙酮在40℃会分解,要另取不加乙酰丙酮的作对照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在醋酸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的PH值()。


    正确答案:减小

  • 第16题:

    将高温饱和氯化钠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经过滤所得的溶液是()。

    • A、水
    • B、饱和溶液
    • C、不饱和溶液
    • D、氯化钠晶体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若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的离解度将变(),溶液pH()。


    正确答案:小;升高

  • 第18题:

    在肝药酶诱导实验中加入保险粉的目的是()

    • A、稳定溶液
    • B、氧化溶液
    • C、还原溶液
    • D、酸化溶液
    • E、碱化溶液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又能沉淀析出。


    正确答案:酸性皂苷;中性皂苷

  • 第20题:

    填空题
    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样品液制备中 加入中性醋酸铅溶液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 沉淀样品中的蛋白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在检查重金属的硫代乙酰胺法中使用到的是()。
    A

    0.1mol/L盐酸溶液

    B

    0.1mol/L高氯酸溶液

    C

    醋酸盐缓冲溶液(pH3.5)

    D

    0.9mol/L氯化钠溶液

    E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一般杂质检查,重金属检查第一法所用的试剂。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或乙醇的药物,是最常用的方法。检查原理为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pH3.5醋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判定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 第22题:

    问答题
    在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加入50%醋酸和饱和食盐水的目的何在?

    正确答案: 因为乙酰乙酸乙酯分子中亚甲基上的氢比乙醇的酸性强得多(pKa=10.654),反应后生成的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必需用醋酸酸化才能使乙酰乙酸乙酯游离出来。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减少产物的损失,增加乙酰乙酸乙酯的收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又能沉淀析出。

    正确答案: 酸性皂苷,中性皂苷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