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等古籍记载,战国魏文侯时()创建引漳十二堰。第一渠首在邺西十八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灌区大约10万亩。
第1题: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无坝取水枢纽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条灌渠,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
第2题:
半溢流堰结构由于溢流堰低,可以在半堰式前安设可调()的闸板以调节()。
第3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列水利工程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第4题:
浙江()通济堰堰规,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订有20条。其中属于组织机构的有堰首、田户、甲头、堰匠、堰工、堰夫、堰司等;属于灌溉制度的有堰概、逆埽等;属于重要工程维修的有渠堰、石函斗门、湖塘堰、叶穴头、水淫、开淘、船缺等;其余尚有请官、堰簿、堰庙、堰山等。
第5题:
河(渠)堰决口的抢护措施有哪些?
第6题:
当上游水位变幅较大,过闸流量较小时,常采用()
第7题:
当堰的溢流宽度与上游渠道宽度相等时,称为()的堰流,当堰的溢流宽度小于上游渠道宽度时,称为()的堰流。
第8题:
根据堰顶厚度与堰上水头的比值,堰可分为()。
第9题: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第10题:
郑国渠
大禹治水
都江堰
引漳十二渠
第11题:
宽顶堰型
低实用堰
胸墙孔口型
溢流堰型
第12题:
第13题:
跳汰机的溢流堰一般分为()
第14题:
溢流堰的作用是控制床层厚度,使轻产物随溢流排出其形式为()
第15题:
战国时期,魏国的(),为了治理漳河水患,他不但破除了当地为“河伯娶妇”的陋习,而且带领当地百姓开引漳十二渠,使漳河两岸的农田得到灌溉,“民人以给自足”。
第16题:
自古至今,农民用水户都是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如建于南宋的浙江丽水()灌区,就采取由用水户公开选举"堰首"来全权负责并组织灌区灌溉用水和工程的管理。
第17题:
闸孔型式一般有()。
第18题:
“深淘滩、低作堰”,是李冰父子修建()留下的治水箴言,正确处理分水泄洪、引水灌溉、低堰排沙、运行维修等各种矛盾关系,充分运用工程技术解决了各种问题。
第19题:
下列古代水利工程中,哪一项不是以灌溉为主的工程()。
第20题:
溢流堰的形式有()。
第21题:
大禹
孙叔敖
西门豹
史禄
第22题:
芍陂
都江堰
郑国渠
西门豹渠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