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发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职工理”的思想家是()
第1题: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的提出者是()。
A.严复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梁启超
第2题:
()写道“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第3题: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
第4题:
阐述变法图存、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第5题: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第6题:
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思想家诗()。
第7题:
认为法与礼“两者是异用而同体,异统而同源”的清末思想家是()
第8题: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的提出者是()。
第9题: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龚自珍
第10题: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第11题: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第12题:
黄宗羲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第13题:
维新派的()认为:“不变今之法,虽周孔复起,必不能以今之法治今之天下。”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第14题:
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是()。
A龚自珍
B梁启超
C魏源
D冯桂芬
第15题:
某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第16题:
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为该著作()
第17题:
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者”的学者是()
第18题:
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第19题:
提出变科举上、中、下三策的维新派教育家是()。
第20题:
梁启超
康有为
谭嗣同
严复
第21题:
康有为
梁启超
冯桂芬
谭嗣同
第22题:
第23题:
严复
谭嗣同
康有为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