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中的水分是怎么来的?
第1题:
A.防止混油
B.减少油品蒸发
C.防止水分和杂质混入油品
D.抑制油品氧化
第2题:
对于保温罐无垫水层,但油品中含有一定水分的原油或重质成品油,在油品计量中可不除去该水分。
第3题:
在油品调和中,加入()剂是来解决许多燃料添加剂将水分分散于燃料中形成混浊的雾状燃料油品的问题。
第4题:
若油品在使用中运动副产生“爬行”现象,说明该油品的()低于运动副要求值。
第5题:
油品乳化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第6题:
变压器中的水分和铁、铜材料对油品劣化起催化剂的作用。()
第7题:
油品中混入水分,会使油品(),加速油品老化变质。
第8题:
引起油品洁净度下降的物质分为四类:水分、机械杂质、表面活性物质及油品中的细菌。()
第9题:
及时排放储油容器中积水有助于()。
第10题:
燃油凝点高低与油品中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油品在储存中,蒸发的都是()。
第14题:
油品对水分的控制要求不严格。
第15题:
油品中的水分主要来自哪些途径?
第16题:
影响油品凝点的主要物质是()。
第17题:
运行变压器油中的水分的来源为()。
第18题:
油品中的水分和杂质多,会影响油品的燃烧性,因此在销售过程中要控制其含量。
第19题:
引起油品洁净度下降的物质是()。
第20题:
油品的水分离时间越长说明油品的抗乳化性能越()。
第21题:
油品计量温度的测量部位和位置是怎么规定的?
第22题:
下列选项中,不需化验分析就能得出润滑油变质结论的是()
第23题:
沉积水
溶解水
乳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