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人的提问要围绕查清可能违法行为的事实过程进行,重点是()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等方面。
第1题:
下列对询问表述正确的是()。
第2题:
预测者在预测方案中要确定的三个重点是未来市场的可能状况、市场销售可能风险以及在每种状态下市场销售可能达到的水平。
第3题: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4题:
调查的重点是通过收集(),查清被调查人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行为、情节、原因、后果等。
第5题:
政治是人们围绕()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分配的过程。
第6题:
违法行为通知书应写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以及当事人违法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对违法事实的描述应当()、()、(),不得使用()语言。
第7题:
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8题:
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第9题:
现场检查问询法可分为()三种方法。
第10题:
了解被提问人的真实需求
确认被提问人的真实需求
通过与他的交谈判断案件的真假
减少查勘工作量
第11题:
资料
情况
证据
违纪事实
第12题:
问卷、质询、函询
座谈提问、问卷、函询
质询、函询、咨询
座谈提问、质询、函询
第13题:
预测者在预测方案中要确定的三个重点是市场的可能状态、各种可能状态出现的概率以及每种状态下市场销售可能达到的水平。
第14题:
《交通违法行为调查报告》中的“调查经过及违法事实”一栏应当写清:执法人员发现、调查违法事实的工作过程以及违法事实的主要内容,违法事实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节以及是如何确定当事人的。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案件处理意见书》中“案件调查经过及违法事实”栏应当注明的事项是:()。
第16题:
对访问过程的控制可以采用()。
第17题:
在回访过程中,不属于提问人要控制的因素是()。
第18题:
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19题:
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20题:
现场检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问询法中不包括()
第21题:
座谈提问
电询
质询
函询
第22题:
时间
节奏
问题
内容
第23题:
询问同案的证人可同时进行
询问时,被询问人应如实回答询问人的所有提问
询问未成年人时,其父母或者教师必须到场
询问聋哑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参加,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被询问人的聋哑情况以及翻译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