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检查制品时需用10倍显微镜检查。”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取梅毒患者硬结的分泌物做涂片检查,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革兰染色后油镜检查

    B、不染色直接油镜检查

    C、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D、相差显微镜检查

    E、电子显微镜检查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在做病毒培养和细胞培养时,检查细胞生长状况,所使用的显微镜为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相位差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参考答案:C

  • 第3题:

    显微镜检查


    答案:
    解析:
    (一)细胞
    1.红细胞 正常尿液中一般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离心后的尿沉渣,若每个高倍视野均见到1~2个红细胞,即为异常表现。若每个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以上,尿外观无血色者,称为镜下血尿;尿内含血量较多,外观呈红色,称肉眼血尿。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血液病及肿瘤等。
    2.白细胞和脓细胞 正常尿中,离心沉淀法每个高倍视野白细胞可达0~5个,不离心尿不超过1个。若离心后每高倍镜视野超过5个白细胞或脓细胞,称镜下脓尿,多为泌尿系统感染,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及肾结核等。成年女性生殖系统有炎症,尿内常混入阴道分泌物,镜下除成团的脓细胞外,还可见到多量扁平上皮细胞,应与泌尿系统炎症相鉴别,需取中段尿复查。
    3.上皮细胞 由泌尿生殖道不同部位的上皮细胞脱落而来。
    (二)管型
    1.透明管型 偶见于健康人;剧烈运动、高热、心功能不全时,可见少量;肾实质病变时,明显增多。
    2.细胞管型
    (1)红细胞管型 几乎总同时有。肾小球性血尿。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狼疮性肾炎等。
    (2)白细胞管型 常提示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病变,主要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3)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表示肾小管有病变,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的指征。常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高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3.颗粒管型 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或某些原因(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 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蜡样管型 尿液中出现蜡样管型,说明肾小管病变严重,预后较差。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竭及肾淀粉样变性。
    6.肾衰竭管型 在急性肾衰竭早期,此管型大量出现;慢性肾衰竭时,如出现此管型提示预后不良。
    (三)结晶体
    尿中结晶体的形成,与该物质在尿中的溶解度、浓度、当时温度以及尿中的pH等有关。结晶体的发现一般临床意义较小。若经常出现于新鲜尿中并伴有较多红细胞时,应怀疑有泌尿系结石的可能。若在服用磺胺时尿中出现大量磺胺结晶体,应及时停药。
    (四)病原体
    用无菌操作取清洁中段尿,做尿液直接涂片镜检,或细菌定量培养,可查见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淋病球菌等。尿液直接涂片若平均每个油镜视野的细菌数多于1个,为尿菌阳性。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gif]/ml为尿菌阳性。

  • 第4题:

    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

    A.外观与隐血试验
    B.外观与化学检查
    C.外观与化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
    D.化学与显微镜检查
    E.外观与显微镜检查

    答案:E
    解析:
    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外观与显微镜检查。

  • 第5题:

    检查制品时不良品可随意放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粪便一般检查包括()

    • A、外观与显微镜检查
    • B、外观与化学检查
    • C、化学与显微镜检查
    • D、外观与隐血检查
    • E、隐血与显微镜检查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眼科常用的细菌学检查法有

    • A、光学显微镜检查法
    • B、细菌培养法
    • C、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 D、血清学检查法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检查时遵循的原则是左进右出,即未检查的放在左边,检查后的制品放在右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混酥类制品烘烤时,根据制品大小、()不同,炉温需用190—200℃的中火。

    • A、形状
    • B、数量
    • C、厚薄
    • D、花纹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混酥类制品烘烤时,根据制品大小、厚薄不同,炉温需用()的中火。

    • A、170—190℃
    • B、190—200℃
    • C、200—220℃
    • D、210—220℃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眼科常用的病毒学检查法有

    • A、光学显微镜检查法
    • B、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 C、血清学检查法
    • D、免疫荧光检查法

    正确答案:A,B,C,D

  • 第12题:

    问答题
    显微镜检查时,为什么有时要使用油浸物镜?

    正确答案: 因为镜头镜片太小,载玻片透过的光线,往往在空气中折光不易射入镜头,使物体观察不清,所以在应用时,于载玻片上滴上香柏油1滴,使观察时与物镜接触,避免透过的光线损失,从而使物体更清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做病毒培养和培养细胞时,检查细胞的生长状况一般要用显微镜,哪一种显微镜主要用于培养细胞的检查( )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相位差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检查自噬的金标准是

    A.光学显微镜检查
    B.荧光显微镜检查
    C.电镜检查
    D.倒置显微镜检查
    E.解剖显微镜检查

    答案:C
    解析:
    电镜检查是检测自噬的金标准。胞质中出现大量双膜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是细胞自噬的主要形态特征。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C。

  • 第15题:

    在做病毒培养和培养细胞时,检查细胞的生长状况一般要用显微镜,哪一种显微镜主要用于培养细胞的检查( )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相位差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答案:C
    解析:
    在做病毒培养和培养细胞时,检查细胞的生长状况一般要用倒置显微镜观察。

  • 第16题:

    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与显微镜检查无法换算,也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检查制品时不可裸手碰到制品的镀金部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肝豆状核变性早期检查K-F环需用_________检查。


    正确答案:裂隙灯

  • 第19题:

    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透明管型时要用亮视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不属于质量巡检的内容是()

    • A、检查制品重量是否超标
    • B、检查制品变形是否因为冷却水温度或冷却时间的原因所引起
    • C、检查制品可视线是否超标
    • D、检查制品桶口高度是否超标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混酥类制品烘烤时,根据制品大小、厚薄不同,炉温需用190-200℃的中火。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

    • A、外观与化学检查 
    • B、外观与显微镜检查 
    • C、化学与显微镜检查 
    • D、外观与隐血试验 
    • E、外观、化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  )。
    A

    外观与隐血试验

    B

    外观与化学检查

    C

    外观与化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

    D

    外观与显微镜检查

    E

    化学与显微镜检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