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示为制裁类、涉恐类、红通类客户的,应首先中止办理本次业务,并将客户情况反馈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确认。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保险业金融机构对可疑类客户应采取哪些风险控制措施()
A.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B.在可疑客户的业务关系续存期间,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错作行为
C.对于可疑类客户,应当对其身份信息及资金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频率应高于关注类客户,并根据结果调整客户洗钱分类等级
D.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次出现可疑交易,应持续进行报告
第3题:
对禁止类客户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原则上银行不为禁止类客户办理业务或开立帐户
B.银行无法判断客户是否属于禁止类的,可与其建立业务关系或办理业务
C.经进一步分析调查可排除禁止类客户嫌疑的,银行可与其建立业务关系或办理业务
D.对于银行老客户,在被确认为禁止类客户后,仍可在一段时间内为其办理金融业务
第4题:
信用卡中心主动致电客户,为客户办理信用卡激活,方便客户足不出户办理业务,这是属于哪一类业务。()
第5题:
以下需要终止为其办理业务的情况有()。
第6题:
对禁止类客户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第7题:
可疑类客户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客户及其相关方进行制裁名单筛查,发现命中制裁名单的,禁止建立业务关系
客户交易对手所在国家或地区为锦州银行第一类敏感国家和地区的,不得与其建立业务关系
客户交易对手所在国家或地区为锦州银行第二类敏感国家和地区的,不得与其建立业务关系
存在其他禁止准入类情况的,不得与其建立业务关系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个人开户业务综合申请表
个人理财业务综合申请表(金融交易类)
个人理财业务综合申请表(客户信息类)
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
第13题:
下类对可疑类客户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恰当的为()。
A.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B.在可疑客户的业务关系续存期间,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错作行为
C.对于可疑类客户,应当对其身份信息及资金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频率应高于关注类客户,并根据结果调整客户洗钱分类等级
D.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次出现可疑交易,应持续进行报告
第14题:
对可疑类客户采取哪些风险控制措施
A.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办理
B.在可疑类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操作行为
C.对于可疑类客户,以后应当对其身份信息以及资金交易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频率应高于关注类客户,并根据结果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D.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出现可疑交易,应持续进行报告
第15题:
涉恐融资名单客户确认后,应停止业务办理,并冻结相关资金。
第16题:
涉及金融制裁风险提示单客户应停止业务办理。
第17题:
柜面人员应根据系统提示,对提示为制裁类、涉恐类、红通类客户的,应首先()办理本次业务,并将客户情况反馈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确认。经认定确属于制裁类、涉恐类客户的,应()为客户办理业务。
第18题:
对可疑类客户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第19题:
黑名单内客户或风险等级为禁止类、高风险的客户不得办理储蓄国债业务。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办理
在可疑类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操作行为
对于可疑类客户,金融机构应当对其身份信息以及资金交易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频率应高于关注类客户,并根据结果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出现可疑交易,应持续进行报告
第22题:
高风险
较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