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用导赤承气汤的病证,主要见症有()。
第1题: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用宣白承气汤的病证,主要见症有()。
第2题: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因“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者,宜选用()
第3题: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是指哪五证?其证治方药分别是什么?
第4题:
下列可用小承气汤的是()
第5题:
《温病条辨》中治疗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而先用牛黄丸,仍不大便者的主方是()
第6题:
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
面目俱赤,舌苔黄燥,脉浮洪躁甚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
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
第7题:
第8题:
目赤
小便赤
腹满坚,喜凉饮
以上皆非
第9题:
正虚不能运药
肺气不降
火腑不通
邪闭心包
第10题:
喘促不宁
神昏舌短
小便赤痛
时烦渴甚
大便不通
第11题:
调胃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济川煎
增液汤
新加黄龙汤
第12题:
第13题:
阳明温病,似火极似水,热极而厥之证,用大承气汤主之,以何症状定之?()
第14题: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的表现,说明其病机兼有()
第15题: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因兼“火腑不通”,而见“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者,宜选用()
第16题:
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第17题:
《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阳明腑实,"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当用的主方是()
第18题:
第19题:
大承气汤
新加黄龙汤
小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第20题:
第21题:
神昏舌短
喘促不宁
痰涎壅盛
小便赤痛
右寸实大
第22题:
大承气汤
新加黄龙汤
调胃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小承气汤
第23题:
白虎承气汤证
调胃承气汤证
导赤承气汤证
大承气汤证
增液承气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