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毒物,在最佳测试条件下,其仪器检出限一般为()倍噪声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含量。
第1题:
在工作场所空气监测中,常用固体吸附剂管采集待测物,影响固体吸附剂穿透容量的因素有()
第2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有机硫化物,进行样品分析时,若直接进样体积中硫化物绝对量低于仪器检出限,则需以浓缩管在以()为制冷剂的低温条件下对1L气体样品中的硫化物进行浓缩,浓缩后将浓缩管联入色谱仪分析系统并加热至()℃,使全部浓缩成分进入色谱进行分析。
第3题:
在工作场所空气毒物检测进行样品稳定性试验中,试验样品中待测试物的含量在当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下降率分别为()、5.7%、9.9%、13.4%,该样品的稳定时间为()天。
第4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苯含量时,采用()采样管采样。
第5题: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下列因素与检出限不相关的是()
第6题:
下述中,不是原子吸收光谱仪检出限特点的是()。
第7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用于分离苯系物的色谱柱一般为()极性或()极性柱。
第8题:
第9题:
分析空白值
精密度
灵敏度
待测物的浓度
试剂纯度
第10题:
现场空气中的浓度
检测方法的采样流速
待测毒物的卫生标准
检测方法的检出限
待测毒物在空气中的扩散规律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色谱仪的测定下限的测定,是在开机基线稳定的情况下,以测试样品时基线噪声的2倍作为仪器的检出限。
第14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属于仪器分析法
第15题:
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真实浓度是指()
第16题:
仪器的检出限是指仪器本身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指标,即在最灵敏档,二倍噪声信号水平所对应待测物的浓度(或质量),因此仪器的检出限比方法的检出限要高,而且更有实用价值。
第17题:
使用“内标法”进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选择内标物应注意其结构.性质与待测物相近且含量准确已知,此外还应注意()。
第18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时,若三氯甲烷萃取液中的有机磷农药含量太低,在仪器最低检出限以下,则需将萃取液浓缩后再上机测定。
第19题:
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硝基苯时,以0.5L/min流量采集样品,采样量视硝基苯浓度而定,采样后以()定容,待测。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固体吸附剂理化性质,采样流速,空气温度及湿度,被测物的理化性质及浓度
固体吸附剂的用量,被测物性质和浓度
空气中有毒物浓度和采样时间
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气压,气温变化,采样体积的多少
固体吸附剂和待测物的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