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溶液时110符号表示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第1题:
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
(2)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到溶液b;
(3)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到溶液c;
(4)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到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³。试求:
(1)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0g该药品可配制溶液d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并利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会改变的知识解决,分步求出各部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体积=溶液质量/溶液密度即可.
因为溶液的密度是1g/cm3,所以可直接看成毫升数即是物质的克数,然后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计算;
(1)第一步:溶质的质量=1.0g;溶液的质量=4.0mL×1g/cm3=4.0cm3×1g/cm3=4.0g;所以,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g/4.0g×100%=25%;
溶液b的质量分数=0.1g×25%/1g×100%=2.5%;
溶液c的质量分数=0.1g×2.5%/1g×100%=0.25%;
溶液d的质量分数=0.2g×0.25%/1g×100%=0.05%;
(2)设1.0g药品可配制质量为x的试验针药液,则
1.0g/x×100%=0.05%,
解得x=2000g;由于密度看成1g/mL,所以也就是2000mL;故答案为:(1)0.05%; (2)2000mL.
第2题:
第3题:
药典溶液后标记的“1→10”符号系指()
A固体溶质1.0g加溶剂10ml的溶液
B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10ml的溶液
C固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D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E固体溶质1.0g加水(未指明何种溶剂时)10ml的溶液
第4题:
吸收溶质的液体称为()。
第5题:
药典中溶液后记示的"1→10"符号系指()
第6题:
利用加热方式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析出固体溶质的操作叫蒸发。
第7题:
蒸发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的(),用加热的方法使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溶液的浓度或析出溶质。
第8题:
药典中溶液后记示的“1→10”符号系指()。
第9题: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
第10题:
液体
溶媒
溶液
溶质
第11题:
固体溶质1.0g,加溶剂100mL制成的溶液
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100mL制成的溶液
固体溶质1.0g,加溶剂成100mL制成的溶液
固体溶质1.0g,加溶剂成100mL制成的溶液
固体溶质1.0g,加水(未指明何种溶剂时)100mL制成的溶液
第12题:
固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g的溶液
液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g的溶液
固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第13题:
盐酸溶液(1→10)系指
A、盐酸1.0ml加水使成10ml的溶液
B、盐酸1.0ml加乙醇使成10ml的溶液
C、盐酸1.0ml加水10ml
D、盐酸1.0g加水10ml
E、盐酸1.0g加乙醇10ml
第14题:
第15题: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用来溶解别种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能被溶剂溶解的物质叫()。
第16题:
药典中溶液后标示的"1→10"符号系指()
第17题:
对溶液进行稀释,稀释前后只是溶液体积和浓度发生了改变,()没变。
第18题:
中国药典2015版正文中溶液后标示“(1→10)”等符号,系指()。
第19题:
溶液是由()组成的。
第20题:
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是指()
第21题:
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溶剂和溶质
不混溶液体
有色溶液
第22题:
碘酒中的碘
石灰水中的水
20克水与1克油混合后的油
泥水中的泥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