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版胸痛中心的建设单位,如具备溶栓条件,需要达到STEMI首次医疗接触后多少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A、20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30分钟

题目

基层版胸痛中心的建设单位,如具备溶栓条件,需要达到STEMI首次医疗接触后多少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 A、20分钟
  • B、10分钟
  • C、15分钟
  • D、30分钟

相似考题
更多“基层版胸痛中心的建设单位,如具备溶栓条件,需要达到STEMI首次医疗接触后多少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A、20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30分钟”相关问题
  • 第1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机为()

    A:溶栓后12h
    B:溶栓同时
    C:溶栓前12h
    D:溶栓后24h
    E:溶栓前24h

    答案:D
    解析:
    抗血小板药即为抗凝,溶栓后24h内不主张使用抗凝治疗。

  • 第2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机为

    A、溶栓后1h?
    B、溶栓后3h?
    C、溶栓后12h?
    D、溶栓后24h?
    E、溶栓前24h?

    答案:D
    解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使用抗血小板制剂,常用阿司匹林,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尽早给予,推荐剂量150~300mg/d,急性期后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h后开始使用。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但有效性尚不肯定。

  • 第3题:

    简述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入选病人的条件及比静脉溶栓治疗的优点。


    正确答案: 选病人条件:
    1.一般年龄小于80岁;
    2.治疗前头颅CT未见明显低密度病灶及颅内出血;
    3.全脑血管造影可见与症状一致的脑血管受阻部位;
    4.从症状发作到治疗的时间间隔(时间窗)一般为6小时,如症状呈现波动性或进行性发展可延长到12小时;
    5.此外需除外恶性高血压、出血倾向、近期接受抗凝治疗及颅内或全身系统其他严重疾病。
    较静脉内溶栓的优点为:
    1.局部动脉灌注溶栓剂较全身静脉用药剂量小;
    2.血栓局部药物浓度高,并可根据DSA观察血栓溶解情况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 第4题:

    下列哪项不是溶栓成功考虑再通的指标()

    • A、溶栓后60-90分钟内抬高的ST段回落50%以上
    • B、溶栓后2-3小时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 C、溶栓后2小时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 D、心肌坏死标记物酶峰前移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男性,68岁,因急性心前区疼痛2小时就诊,心电图提示为急性ST段抬高心梗。入院后立即予静脉溶栓治疗。以下哪些情况为判断其溶栓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标:( )

    • A、溶栓治疗开始2小时内抬高的ST段回落50%
    • B、溶栓治疗开始2小时内胸痛明显缓解
    • C、溶栓治疗开始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 D、溶栓治疗开始2小时内CK-MB峰值提前
    • E、溶栓治疗开始2小时内心率增加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单选题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

    心电图出现病理Q波,不宜再溶栓

    B

    长时间心肺复苏后不宜再溶栓

    C

    采用rtPA溶栓后应用肝素抗凝

    D

    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功的主要标准

    E

    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为150~200万单位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关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 B.心肺复苏术后,不宜再溶栓
    C.采用rtPA溶栓后要随即应用肝素抗凝 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败的主要标准
    E.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宜150万单位


    答案:A
    解析:
    ①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心电图改变为“病理性Q波”,如果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那么急性心肌梗塞就不能行溶栓治疗了,这显然是错误的,答案为A。所以这种无限扩大法对于解答某些内、外科学试题很有用。②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而心肺脑复苏后常常合并脑水肿、颅内高压,因此溶栓治疗可增加频内出血、颅内高压的可能性,故不宜再溶栓。③rtPA(基因重组纤维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效果好、起效快,但溶栓后应立即给予肝素抗凝。④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为100万~200万U30分钟静脉滴注完,或冠状动脉内注射4万U,继之每分钟0.6~2.4万U维持。⑤溶栓治疗效果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直接判断,也可根据下列情况间接判断: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 -50%;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可见,再灌注心律失常可作为判断标准之一,但不能作为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

  • 第8题:

    克赛®与溶栓剂联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首剂的注射时间是什么时候?()

    • A、首剂克赛®应在溶栓治疗前15分钟至溶栓治疗(无论是否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后30分钟之间给予
    • B、首剂克赛®应在溶栓治疗前30分钟至溶栓治疗(无论是否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后60分钟之间给予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因导管室占台或家属知情同意等原因不能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应在多少分钟内行溶栓治疗?()

    • A、30分钟
    • B、45分钟
    • C、60分钟
    • D、120分钟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下列有关动脉内溶栓,描述错误的是()

    • A、已知出血倾向者是动脉内溶栓的禁忌证
    • B、再通率明显高于静脉内溶栓
    • C、动脉内溶栓治疗失败时,可借溶栓通路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
    • D、原则上,病史在3个月以内的四肢动脉栓塞均可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
    • E、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是病史超过6小时脑梗死病人的绝对适应证

    正确答案:E

  • 第11题: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
    • B、长时间心肺复苏后不宜再溶栓
    • C、采用rtPA溶栓后要随即应用肝素抗凝
    • 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败的主要标准
    • E、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宜150万单位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溶栓成功考虑再通的指标()
    A

    溶栓后60-90分钟内抬高的ST段回落50%以上

    B

    溶栓后2-3小时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C

    溶栓后2小时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D

    心肌坏死标记物酶峰前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