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调查前的准备;
2)核实疫情;
3)建立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
4)开展个案调查,核实病例诊断;
5)密切接触者调查;
6)描述疫情的全貌和三间分布特征;
7)建立并验证假设;
8)制定控制措施;
9)完善现场调查,查明危险因素;
10)调查总结。
更多“作为CDC的工作人员,接到报告,现场调查的主要工作步骤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6年以来,中国部分省份陆续发生多起登革热疫情,广东省部分地区8月份以来发生本地登革热多点暴发疫情。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统计,截至8月28日,全国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89例。作为CDC工作人员,若派你调查广东的疫情,你应先做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除一般传染病现场处理常备的物资及交通工具外,还要进行如下准备:
    (1)防蚊、灭蚊的设备及药物:喷雾器、烟雾机等设备和敌敌畏、溴氰菊酯、马拉硫磷等杀虫剂及有关生物、微生物灭蚊的制剂。
    (2)与当地医院密切联系,准备治疗登革热中、西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药物、设备等物资。准备分离登革病毒和血清学检查的试剂、器材等。
    (3)登革热调查、登记等各类表格。包括《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中的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调查表、登革热病例调查一览表/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孳生地调查登记表、登革热媒介伊蚊成蚊密度调查表、媒介伊蚊登革病毒分离送检登记表、疑似登革热病人检材送检一览表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一览表等表格。

  • 第2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你认为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要求
    (1)采集对象: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根据需要可采集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
    (2)采集标本的种类: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血清、粪便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其他脏器。
    (3)采集标本时间
    1)咽、鼻拭子或含漱液、粪便在发病后头3天内采集。
    2)急性期血清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恢复期血清在发病后2~4周采集。
    3)尸检标本尸检时采集。

  • 第3题:

    简述现场查勘有哪些工作步骤?


    正确答案: 查实该塔是否为同杆塔架设;查实该塔线路编号是否清晰、醒目;查实运输车辆通过的道路情况,必要时进行修整;核对相邻档各交叉跨越距离,确定是否采取措施,确定施工方案。

  • 第4题:

    现场调查报告的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根据调查事件发展过程分:发生报告(初步报告)、进程报告、阶段报告和结案报告。
    ②根据调查报告使用目的分:行政报告、业务总结、医学论文、新闻通稿和简报。
    ③根据调查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分: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不明原因疾病调查报告、中毒事件调查报告、疾病监测评价类调查报告、卫生需求调查报告、疾病负担评价调查报告。

  • 第5题:

    2003年9月19日晚上7点,C市CDC接到B县的电话报告:9月19日下午4点,B县CDC接到该县Z镇中心卫生院电话报告发现2例疑似霍乱病人,当该县CDC专业人员于5点赶到现场调查核实时,该院已经累计收治了7例疑似霍乱病人,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剧烈腹泻,先泻后吐,无腹痛、无发热,发病时间分别为9月18、19日。9月17日中午,7例病人均参加了J女士在该镇X餐馆举办的生日午宴。B县已经采集了7例病人的大便样本送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7例病人居住地的居民暂时限制活动范围、举办生日宴的餐馆暂时停止了营业。现场调查的主要工作步骤?


    正确答案:(1)现场准备;(2)核实诊断;(3)确定暴发的存在;(4)建立病例定义;(5)系统地收集病例,并列出一览表;(6)开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7)提出假设;(8)验证假设;(9)如果必要,重新考虑/修正假设和进行另外的研究;(10)实施控制和预防措施(越早越好);(11)准备书面报告;(12)继续监测以便监控发病趋势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效果。
    控制措施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原因查明后才开始实施,应是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中,并及时根据调查情况做出调整。

  • 第6题:

    以下对AEFI处理程序步骤时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AEFI后48小时内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CDC报告
    • B、县级CDC对需要调查的AEFI,应当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组织开展调查
    • C、县级CDC在调查开始后7日内初步完成个案调查表,并进行网络直报
    • D、AEFI的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60天内做出
    • E、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CDC应当在调查开始后10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问答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可疑标本采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可疑标本采样时注意事项
    (1)病毒分离标本:应采集发病后3天内相关标本进行分离病毒。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液为:普通肉汤,pH7.4~7.6的Hank液、Eagle液或水解乳蛋白液。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生素,抗生素多用青、链霉素(1000U/ml),庆大霉素(其终浓度为1mg/ml)和制霉菌素(终浓度为50μg/ml)。
    主要的采集样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2)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3)鼻咽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黏液。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黏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3次。
    4)鼻洗液:患者取坐姿,头微后仰,用移液管将1~1.5ml洗液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咽腔。然后让患者低头使洗液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重复此过程数次。洗两侧鼻孔最多可用10~15ml洗液。
    5)漱口液:用10ml洗液漱口。漱口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咽部转动。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注:取鼻洗液和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生素有过敏史,如有则洗液和含漱液中不应含有抗生素。
    6)肺活检材料:肺活检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过的乳钵磨碎,用生理盐水配成20%悬液,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上述提到的抗生素。
    7)粪便标本:采集10~20g粪便(或用塑料杆人造纤维头的肛拭子2支)放入含有10mlPBS或生理盐水无菌的50ml有螺旋盖的塑料瓶内,密封,4℃环境下立即送至有关实验室。
    (2)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5~10ml。急性期血样应尽早采集,一般不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血液标本2000~2500转/分离心15分钟。收集血清,血清可在4℃存放1周,长期保存置﹣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采集可疑标本样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正确答案: 采集可疑标本样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1)禽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禽流感病例)标本必须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且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一级容器),拧紧。
    (2)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
    (3)直接在一级容器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患者姓名。
    (4)同时也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禽流感人体标本送检表中,连同一级容器封于塑料袋内。
    (5)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二级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容器内,拧紧盖,在容器上标明有关信息。
    (6)将二级容器摆放在专用运输箱内(或疫苗运输箱),放入冰排,然后以柔软物质填充,并密封。
    1)同一患者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二级容器内。
    2)二级容器要承受不少于95kPa的压力,内衬具吸水和缓冲能力的物质。
    3)若进行病毒分离,可将密封好的装有标本的一级容器直接放入液氮运输罐内运输。
    4)所有容器必须印有危险生物标注。
    5)标本需由专人(2人)运送,不得邮寄,最好使用专车。
    (7)标本的运送:采集的标本若不能在24小时内送达,则应尽快在﹣70℃以下保存。无﹣70℃条件的需在﹣20℃冰箱短时间暂存,并尽快联系递送标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以下对AEFI处理程序步骤时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AEFI后48小时内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CDC报告

    B

    县级CDC在调查开始后7日内初步完成个案调查表,并进行网络直报

    C

    AEFI的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60天内做出

    D

    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CDC应当在调查开始后10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作为考核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是()
    A

    述职报告

    B

    工作报告

    C

    工作总结

    D

    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现场调查报告的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根据调查事件发展过程分:发生报告(初步报告)、进程报告、阶段报告和结案报告。
    ②根据调查报告使用目的分:行政报告、业务总结、医学论文、新闻通稿和简报。
    ③根据调查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分: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不明原因疾病调查报告、中毒事件调查报告、疾病监测评价类调查报告、卫生需求调查报告、疾病负担评价调查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县CDC负责免疫规划的工作人员接到乡防保专干电话,称辖县内A乡B村一名幼儿接种疫苗后死亡。该名接报人员立即向其中心主任汇报。县CDC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该县卫生局报告,同时也向所属Y市CDC进行了报告。假设您是Y市CDC免疫规划科的工作人员,请回答下列问题。贵单位应该如何处置?

    正确答案: 应当在2小时内向省疾控中心和当地市卫生局进行报告,本级疾控要立即组织市级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必要时请省级疾控组织调查诊断专家组协助进行调查诊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可疑标本采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可疑标本采样时注意事项
    (1)病毒分离标本:应采集发病后3天内相关标本进行分离病毒。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液为:普通肉汤,pH7.4~7.6的Hank液、Eagle液或水解乳蛋白液。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生素,抗生素多用青、链霉素(1000U/ml),庆大霉素(其终浓度为1mg/ml)和制霉菌素(终浓度为50μg/ml)。
    主要的采集样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2)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3)鼻咽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黏液。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黏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3次。
    4)鼻洗液:患者取坐姿,头微后仰,用移液管将1~1.5ml洗液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咽腔。然后让患者低头使洗液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重复此过程数次。洗两侧鼻孔最多可用10~15ml洗液。
    5)漱口液:用10ml洗液漱口。漱口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咽部转动。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注:取鼻洗液和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生素有过敏史,如有则洗液和含漱液中不应含有抗生素。
    6)肺活检材料:肺活检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过的乳钵磨碎,用生理盐水配成20%悬液,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上述提到的抗生素。
    7)粪便标本:采集10~20g粪便(或用塑料杆人造纤维头的肛拭子2支)放入含有10mlPBS或生理盐水无菌的50ml有螺旋盖的塑料瓶内,密封,4℃环境下立即送至有关实验室。
    (2)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5~10ml。急性期血样应尽早采集,一般不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血液标本2000~2500转/分离心15分钟。收集血清,血清可在4℃存放1周,长期保存置﹣20℃。

  • 第14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采集可疑标本样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正确答案: 采集可疑标本样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1)禽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禽流感病例)标本必须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且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一级容器),拧紧。
    (2)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
    (3)直接在一级容器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患者姓名。
    (4)同时也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禽流感人体标本送检表中,连同一级容器封于塑料袋内。
    (5)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二级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容器内,拧紧盖,在容器上标明有关信息。
    (6)将二级容器摆放在专用运输箱内(或疫苗运输箱),放入冰排,然后以柔软物质填充,并密封。
    1)同一患者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二级容器内。
    2)二级容器要承受不少于95kPa的压力,内衬具吸水和缓冲能力的物质。
    3)若进行病毒分离,可将密封好的装有标本的一级容器直接放入液氮运输罐内运输。
    4)所有容器必须印有危险生物标注。
    5)标本需由专人(2人)运送,不得邮寄,最好使用专车。
    (7)标本的运送:采集的标本若不能在24小时内送达,则应尽快在﹣70℃以下保存。无﹣70℃条件的需在﹣20℃冰箱短时间暂存,并尽快联系递送标本。

  • 第15题:

    一般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等主要工作。

    • A、现场处理
    • B、现场勘察
    • C、物证收集
    • D、人证问询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组织准备;
    ②核实诊断;
    ③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④建立病例定义;
    ⑤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⑥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时间、地点、人群);
    ⑦建立并验证假设;
    ⑧采取控制措施;
    ⑨完善现场调查;
    ⑩书面报告。

  • 第17题:

    接到乘客求助,车站工作人员()分钟内要到达现场处理。


    正确答案:3

  • 第18题:

    现场查勘有哪些工作步骤及内容?


    正确答案: 查实该塔是否为同杆塔架设;查实该塔线路编号是否清晰、醒目;查实运输车辆通过的道路情况,必要时进行修整;核对相邻档各交叉跨越距离,确定是否采取措施,确定施工方案。

  • 第19题:

    问答题
    某县CDC负责免疫规划的工作人员接到乡防保专干电话,称辖县内A乡B村一名幼儿接种疫苗后死亡。该名接报人员立即向其中心主任汇报。县CDC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该县卫生局报告,同时也向所属Y市CDC进行了报告。假设您是Y市CDC免疫规划科的工作人员,请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家属对调查诊断专家组做出的结论不接受,根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相关规定,贵单位应该如何做?

    正确答案: 建议患儿家长在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书之日起60日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医学会申请进行医学鉴定,并按要求提交医学鉴定所需的材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组织准备;
    ②核实诊断;
    ③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④建立病例定义;
    ⑤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⑥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时间、地点、人群);
    ⑦建立并验证假设;
    ⑧采取控制措施;
    ⑨完善现场调查;
    ⑩书面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县CDC负责免疫规划的工作人员接到乡防保专干电话,称辖县内A乡B村一名幼儿接种疫苗后死亡。该名接报人员立即向其中心主任汇报。县CDC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该县卫生局报告,同时也向所属Y市CDC进行了报告。假设您是Y市CDC免疫规划科的工作人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贵单位首先应如何处置? 2)如果家属对调查诊断专家组做出的结论不接受,根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相关规定,贵单位应该如何做?

    正确答案: (1)2小时内向省CDC报告,本级CDC立即组织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请省级CDC组织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2)建议家属找市医学会进行鉴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你认为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要求
    (1)采集对象: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根据需要可采集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
    (2)采集标本的种类: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血清、粪便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其他脏器。
    (3)采集标本时间
    1)咽、鼻拭子或含漱液、粪便在发病后头3天内采集。
    2)急性期血清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恢复期血清在发病后2~4周采集。
    3)尸检标本尸检时采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的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产生假设;
    ②决定验证假设所需的资料;
    ③为得到所需资料,设计调查表和资料整理表;
    ④收集资料、数据录入和整理资料;
    ⑤描述性分析:病例计数、频数分布、构成比、率;
    ⑥关联的测定:四格表、显著性检验、可信区间计算;
    ⑦分层分析:评价混杂因素和交互作用;
    ⑧必要时作多因素分析;
    ⑨必要时进一步深入分析;
    ⑩合理解释结果,评价因果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