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A.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B.性质: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
C.诱因: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亦可诱发。
D.持续时间:逐步加重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多次发作。
E.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数分钟内使之缓解。
F.心绞痛严重度的分级: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疾学分类分为4级。
(2)心肌梗死的表现:与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有关。
更多“简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冠心病饮食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控制热量摄入,保持适宜体重。热能分配比例合理,超重者减肥。
    (2)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3)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适当限制胆固醇,每日小于300mg。
    (5)增加食物纤维,多食粗粮、蔬菜、瓜果。
    (6)常用降低血脂食物,如香菇、大蒜、洋葱等。

  • 第2题:

    简述什么是冠心病?


    正确答案:“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 第3题:

    简述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及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


    正确答案: 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亦称危险因素)可归纳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
    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
    (1)发作时舌下含服,或轻轻嚼碎后继续含服,若服药后3-5小时仍不缓解,可再付一次,对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的患者,遵医嘱静滴
    (2)监测血压及心律变化,静滴注意滴速。
    (3)部分用药者可出现潮红、头胀痛、心悸状况,应告诉患者由于药物扩张头面部血管所致,已解除其顾虑。
    (4)第一次用药,应避免站立体位,切剂量不宜过大。
    (5)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做好6个月更换一次。

  • 第4题:

    简述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术后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 术后低血压的原因有:
    1)低血容量:是术前禁食、摄入量不足、术中造影剂渗透性利尿和失血的结果;要检查有无腹膜后出血(左、右下腹部疼痛)、穿刺部位出血
    2)心输出量下降:与心肌缺血、瓣膜返流、冠状动脉破裂或穿孔致心包压塞和心律失常有关;
    3)血管过度扩张:见于血管迷走反应,术后应用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过量。
    处理:为术后及时补足血容量,恢复进食,严密调控血管扩张剂输入速度。若术中失血过多或并发腹膜后血肿,表现为有贫血貌、血红蛋白降低伴穿刺侧下腹部疼痛或压痛,则需止血、输血治疗。不明原因的低血压,需考虑冠状动脉破裂或穿孔致心包填塞,床旁超声检查有确诊价值。一旦证实应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或外科行心包切开引流。此外,还需考虑消化道等出血情况。有出血并发症时,立即调整抗凝剂剂量并处理。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和冠心病风险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愤怒,A型行为和敌意:A型行为包括缺乏耐心,敌对,对成就的强烈渴求和时间紧迫感等,一些研究支持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结局的预测因子,但是也有研究说不是,但是敌对因子被一致认为与心脏事件增加和死亡率升高相关的因子
    2.抑郁:各种促进心脏疾病发生和影响预后
    3.焦虑:各种促进心脏疾病发生和影响预后
    4.应激:促发心脏事件和猝死有关键作用,各种促进心脏疾病发生和影响预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二级预防措施:a.社区人群筛查;b.冠心病相关知识教育。
    三级预防措施:
    (1)饮食指导:帮助患者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肥胖者须控制总热能;高血压者限制钠的摄入,采取低盐饮食、低胆固醇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水果、蔬菜的摄入。
    (2)指导患者合理运动:护士根据康复治疗师的医嘱从中起到观察、协助和教育的作用。特别是提醒者注意的是:①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舌下含片。②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3)冠心病症状观察和紧急处理指导。a.心绞痛的处理:保持镇静、解开衣领及束缚的衣裤立即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若家中有条件可以吸氧。若疼痛不能缓解,可间隔5-10分钟重复使用;若服3-5片后仍不能缓解,可向家人或电话求救,立即到医院就诊。b.心肌梗死的处理: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镇静,立即救助,到医院急救。
    (4)心衰表现的识别及紧急处理指导。a.心衰的表现:呼吸困难,劳力下降和液体潴留。b.处理:立即就诊。
    (5)用药指导。
    (6)心理护理。
    (7)日常生活指导。
    (8)家居安全护理。
    (9)职业安全指导。
    (10)外出旅行指导。a.旅游前应作全面体格检查。b.时机:一般心肌梗死后1-2年方可外出旅游,最好安排在春季。c.旅行注意事项。
    (11)性生活指导: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只要经过适当的心脏康复训练,大多数人可以恢复性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①病史长、病变累及多支血管,常有陈旧性心肌梗死,且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②可表现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也可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猝死)为首发症状。
    ③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疾病。
    ④多存在器官功能退行性病变,如心脏瓣膜退行性变、心功能减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冠心病Ⅰ期康复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时心率<110次/分,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


    正确答案: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 第11题:

    简述冠心病的流行特点。


    正确答案: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为首要疾病负担,而在心血管疾病负担中冠心病占第一位。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发病率呈以下特点:男性多于女性,南方沿海城市发病率显著上升。

  • 第12题:

    简述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①病史长、病变累及多支血管,常有陈旧性心肌梗死,且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②可表现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也可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猝死)为首发症状。
    ③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疾病。
    ④多存在器官功能退行性病变,如心脏瓣膜退行性变、心功能减退。

  • 第13题:

    简述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近况。


    正确答案: (1)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0-30%的冠心病患者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2)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升高05umol/L,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60%(男性)、80%(女性);
    (3)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稳定,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冠心病饮食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控制热量摄入,保持适宜体重。热能分配比例合理,超重者减肥。
    (2)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3)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适当限制胆固醇,每日小于300mg。
    (5)增加食物纤维,多食粗粮、蔬菜、瓜果。
    (6)常用降低血脂食物,如香菇、大蒜、洋葱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A.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
    B.性质: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
    C.诱因: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亦可诱发。
    D.持续时间:逐步加重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多次发作。
    E.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数分钟内使之缓解。
    F.心绞痛严重度的分级: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疾学分类分为4级。
    (2)心肌梗死的表现:与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填空题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

    正确答案: 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冠心病体育康复疗法的作用机理。

    正确答案: 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减轻残疾和减少再次发作的危险。
    心肌耗氧量〉心肌供氧量→心肌缺氧
    1、周围训练效益:心脏病人通过运动训练后,可产生周围或骨骼肌的适应性反应。减轻心脏工作负荷、增强肌肉氧化能力、增加最大摄氧量和体力工作能力、心绞痛阈值降低。
    2、心脏的效益: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有益作用.近端冠状动脉增粗和冠状动脉的扩张能力增强,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肌缺血,使缺血心肌的血供得到改善,在心肌耗氧量不变的情况厂,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减少。心肌梗死后病人参加康复运动,再梗发生率降低。
    3、降低死亡率:运动训练降低死亡率与以下原因有关:运动改善冠脉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心肌的血供、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及心血管工作效率提高。此外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和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使心脏发生心律失常的易感性下降,避免发生致命的严重心律失常。
    4、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运动降压作用:运动有降压作用,尤其对高血压病人更为明显;运动防治糖尿病:运动训练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改善脂肪代谢;运动训练改善脂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