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蜈蚣咬伤的紧急救护。

题目

简述蜈蚣咬伤的紧急救护。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蜈蚣咬伤的紧急救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社区紧急救护基本程序。


    正确答案: (1)大众的自救互救。a.明确高危者:根据各社区特点确立常见高危者。b.报警:当发现呼吸异常、意识障碍,应立即报警。c.采取紧急措施:主要是实施心肺复苏术或解除气道异物。
    (2)社区医院的救护。a.接受呼救,赶赴现场。b.现场紧急救护。①继续心肺复苏,同时建立呼吸系统的支持,迅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等现场急救措施。②一般轻症患者以社区处理为主,病情危重者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通知120或上级医院增援,及时做好转送患者的准备。
    (3)与专业急救人员协同救治。当专业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社区救护人员应及时汇报患者的状况和已采取的抢救手段。

  • 第2题:

    简述中暑的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1)撤离现场。
    (2)通风降温。
    (3)补水服药。
    (4)降温。a.物理降温:①冷水或酒精擦浴,同时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②头颈、腑下、腹股沟等处处置冰袋冰敷协助降温。③冰水浸浴。b.药物降温:静脉商在5%葡萄糖盐水1000ml,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c.及时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当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停降温,以防虚脱。
    (5)静脉补液:重症中暑者,应积极输液治疗,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
    (6)对症处理: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予给氧,循环衰竭者予对症处理。

  • 第3题:

    简述社区紧急救护的概念。


    正确答案:社区紧急救护是指在社区居民发生各种急症或意外伤害时,由社区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实施紧急抢救措施,以维护其基础生命,并安全转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的有效手段。社区紧急救护的意义:社区紧急救护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最前沿阵地。如果社区医护人员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并能正确诊断各种急性事件,落实初步急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第4题:

    简述毒蜘蛛蛰伤的原因、伤情判断及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 (1)原因:一般蜘蛛蜇伤,毒性不大,仅引起局部肿痛或坏死,蜘蛛有一对角质螫,分泌少量毒液,含有神经毒素和组织溶解毒素。神经毒素可结合到神经肌肉胞突结合膜,刺激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溶解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血管炎,并产生全身反应。
    (2)伤情判断:病情轻重与伤后时间及毒蜘蛛蜇伤时排入组织的毒素量的大小有关。蜇伤局部可见二个小红点,周围红肿、疼痛、床木感,继之红斑,水泡,3-5天后水泡消失代之坏死的痂皮,剥去痂皮可见一深溃疡,常有继发感染。
    (3)紧急救护:a.伤口处理:在蜇伤口肿出或挤出毒液,局部冷敷,用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清洗。b.解毒治疗:根据病情酌情口服蛇药或注射上海蛇药注射液。c.对症治疗:出现肌肉痉挛者,可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剧痛者可给予度冷丁肌肉注射。

  • 第5题:

    简述灭鼠强中毒的原因、病情判断及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1)原因:目前中毒事件主要由于误食毒鼠药引起,如误服灭鼠毒饵米、进食由混有毒饵的大米煮成的稀饭或干饭、生产包装毒鼠强工作接触、投毒、小儿偷食灭鼠饵饼干、因毒鼠药滥用引起环境污染造成饮水及粮食污染等。(2)病情判断:中毒潜伏期较短,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烦躁、四肢抽搐、惊厥等,如不及时治疗,中毒者可因剧烈的强直性惊厥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体温、血压、呼吸一般正常,但小儿中毒可致高热。
    (3)紧急救护:a.首先应清除胃内毒物。b.对症处理:抗惊厥以苯巴比妥钠的疗效较安定效果好。c.血液灌流。

  • 第6题:

    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 (1)立即停止进食可疑的食物。
    (2)催吐洗胃。
    (3)注射肉毒抗毒血清。
    (4)报告。
    (5)一般措施。a.让患者卧床安静休息;b.呕吐后给予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吐泻腹部痛剧者暂禁食。c.胃肠型中毒者伴频繁呕吐、腹泻应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可口服淡盐水、糖水等,脱水严重者应进行静脉补液,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平衡液等。昏迷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误吸。d.呕吐物严格消毒处理。
    (6)转送:病情严重者或成批食物中毒时应及时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 第7题:

    填空题
    简述伤员后送阶段灾难紧急救护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蜈蚣咬伤的伤情判断。

    正确答案: 蜈蚣咬伤多在炎热天气,被咬部位红肿、疼痛、水疱、坏死及淋巴结、淋巴管炎,同时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昏迷及休克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社区紧急救护的原则和护理工作特点。

    正确答案: (1)社区救急救护原则:a.先救命后治病。b.先救治后运送。c.急救与呼救并重。d.急分夺抄,就地取材。
    (2)社区紧急救护中护理工作特点。a.突发性、随机性强。b.时间紧急。c.流动性大。d.急救环境条件复杂。e.病种复杂多样。f.以对症治疗为主。g.体力消耗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蜈蚣咬伤的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 A.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创面,忌用碘酊或酸性药物冲洗涂擦伤口。
    B.痛甚者用水、冰敷局部,在伤口周围注射止痛剂。
    C.严重者用镇静、肮休克治疗,或立即送医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蜈蚣咬伤的原因。

    正确答案: 蜈蚣又称百肢、天龙。它分泌的毒汁含有组织胺和溶血蛋白。当人被它咬伤时,其毒汁通过它的爪尖端,注入人体而中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毒蜘蛛蛰伤的原因、伤情判断及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 (1)原因:一般蜘蛛蜇伤,毒性不大,仅引起局部肿痛或坏死,蜘蛛有一对角质螫,分泌少量毒液,含有神经毒素和组织溶解毒素。神经毒素可结合到神经肌肉胞突结合膜,刺激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溶解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血管炎,并产生全身反应。
    (2)伤情判断:病情轻重与伤后时间及毒蜘蛛蜇伤时排入组织的毒素量的大小有关。蜇伤局部可见二个小红点,周围红肿、疼痛、床木感,继之红斑,水泡,3-5天后水泡消失代之坏死的痂皮,剥去痂皮可见一深溃疡,常有继发感染。
    (3)紧急救护:a.伤口处理:在蜇伤口肿出或挤出毒液,局部冷敷,用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清洗。b.解毒治疗:根据病情酌情口服蛇药或注射上海蛇药注射液。c.对症治疗:出现肌肉痉挛者,可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剧痛者可给予度冷丁肌肉注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蜈蚣咬伤怎么办?


    正确答案:蜈蚣头部第一对钳足有毒腺开口,咬人时释放出毒液引起伤处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发烧和伤处皮肤坏死。大蜈蚣放出的毒液多,小儿被咬中毒症状重,可引起呕吐、昏迷。被咬后立即用淡碱水或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口服及伤处敷南通蛇药片。小儿中毒重者立即住院。

  • 第14题:

    简述蜈蚣咬伤的原因。


    正确答案:蜈蚣又称百肢、天龙。它分泌的毒汁含有组织胺和溶血蛋白。当人被它咬伤时,其毒汁通过它的爪尖端,注入人体而中毒。

  • 第15题:

    简述蜂蛰伤的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A.用镊子或细针或刀尖将毒刺拔出或挑出,用肥皂水或3%氨水、3%碳酸氢钠溶液、盐水或糖水洗伤口。
    B.黄蜂蜇后,用醋酸或食醋洗敷。
    C.过敏者口服扑尔敏4mg,或非那根25mg,3次/日。重者可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g,或麻黄碱30mg,或地塞米松5-10mg。

  • 第16题:

    简述社区紧急救护中护理工作内容。


    正确答案:(1)参与社区的现场救护工作。a.进行护理评估。①环境评估。②身体评估。b.实施护理措施。①正确舒适体位:安置患者于利于抢救的舒适体位,根据病情给予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一侧,以防发生误吸。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吸氧,必要时予气管插管。心跳呼吸骤停者予实施心肺复苏术。③初步处理:外伤患者应迅速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固定等初步处理。④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用药予对症处理。⑤密切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受伤部位的情况等。⑥及时转送:病情危重者经初步急救处理后,应同时联系上级医院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并与上级医院作好交接班。
    (2)普及和培训社区大众的基本急救技能:其中包括家庭内进行急救常识的普及、学会如何进行院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送上级医院志愿者培训基本的急救技术。
    (3)急救用品的管理。急救用品常备不懈。做到用品齐全、实用、完好、有效,能应能使用,每天有专人检查管理,定期消毒、随时补充更换。确保各项器材、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 第17题:

    简述安眠药中毒的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 (1)催吐。
    (2)保持呼吸通畅。
    (3)建立静脉通道。
    (4)寻找病因。

  • 第18题:

    被狗咬伤后,应如何救护?


    正确答案: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①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②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为“疯狗”,对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帮助。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社区紧急救护的特点?

    正确答案: 社区紧急救护具有社会性强、随机性强、病种复杂多样、急救条件有限等特点,因此要求社区医护人员应具有敏捷的观察力,丰富的医疗知识以及经验,娴熟的诊疗技能,全方位提高社区急救的工作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社区紧急救护网络。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社区紧急急救网络尚未规范形成。根据国家对社区发展建设的要求,结合国外社区急救的先进经验和国内急救现状,提出如下设想:发展以120急救网络为平台,建立“社区大众自救与互救一社区医院急救一中心医院标准急救”的三级体系。
    (1)社区大众的自救与互救。研究表明创伤患者的第一死亡高峰在1h内,此刻死亡的数量占创伤死亡的50%,这类患者基本都死于现场,称为现场死亡,因此该段时间的临床上称为“黄金1小时”,这个阶段现场急救、途中转运、急诊救治如何直接决定了创伤患者的救治结果。而头10分钟又是决定性的时间,此被称为“白金10分钟”,比黄金更贵重,这段时间内如果伤员的出血被控制和处置,预防了窒息的情况发生即可避免患者死亡。a.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急救点。b.以各栋的各单元为单位招募急救志愿者。c.以每栋为单位设置救护小组。d.建立社区内的自救网络。
    (2)社区医院急救网络。a.建立对讲呼叫通讯网络。b.配备合格的急救医务人员。c.配备足够的急救器材。
    (3)社区医院急救网络与120急救中心及中心医院的衔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急救指挥中心联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毒蛇咬伤的伤情判断、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 蛇咬伤后首先要鉴别是否毒蛇咬伤。无毒蛇咬伤后,仅有成排的细小牙痕;毒蛇咬伤后除有细小牙痕外,还有2-4个较大牙痕。
    (1)伤情判断:局部有两排深粗牙痕,有出血、疼痛、红肿,并向躯体近心端蔓延。附近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水疱。全身症状有发热、寒战、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嗜睡、腹痛、腹泻、视物不清、鼻出血,严重者惊厥、昏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麻痹、心肾衰竭。
    (2)紧急救护。a.延缓蛇毒扩散。①不要跑动,保持镇定,避免血流加速致蛇毒扩散。放低患肢,以使血液循环减慢。②缚扎:立即用止血带、橡皮带、布带在患肢近心端缚扎。每隔25-30分钟放松2-3分钟。③局部降温:将创口置于4-7℃的冷水中,使蛇毒素和蛇毒酶减轻对组织的损害作用;在农村,用山溪泉水或井水浸泡,都有一定的降温作用。b.扩创清洗:排蛇毒于体外。在局麻下(紧急情况下,也可不麻醉)对伤口做放射状切开,深达皮下组织即可,清除断的毒牙。冲洗伤口,以清除残积的蛇毒。冲洗伤口的液体可以用清水或肥皂水,应反复冲洗。五步蛇,蝰蛇咬伤,切忌扩创排毒,以防止伤口出血不止。c.火灼局部:降低蛇毒活性。方法:用点燃的火柴直接烧灼蛇伤的伤口,使局部组织红烧灼造成水泡。注意:①烧灼的范围必须局限在蛇伤牙痕局部,以避免扩大烧灼面积而造成局部组织溃烂。②此法必须在蛇伤后30分钟内及时进行。d.迅速送医院:便于开展各项治疗,特别是应用抗蛇毒血清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社区紧急救护中护理工作内容。

    正确答案: (1)参与社区的现场救护工作。a.进行护理评估。①环境评估。②身体评估。b.实施护理措施。①正确舒适体位:安置患者于利于抢救的舒适体位,根据病情给予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一侧,以防发生误吸。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吸氧,必要时予气管插管。心跳呼吸骤停者予实施心肺复苏术。③初步处理:外伤患者应迅速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固定等初步处理。④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用药予对症处理。⑤密切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受伤部位的情况等。⑥及时转送:病情危重者经初步急救处理后,应同时联系上级医院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并与上级医院作好交接班。
    (2)普及和培训社区大众的基本急救技能:其中包括家庭内进行急救常识的普及、学会如何进行院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送上级医院志愿者培训基本的急救技术。
    (3)急救用品的管理。急救用品常备不懈。做到用品齐全、实用、完好、有效,能应能使用,每天有专人检查管理,定期消毒、随时补充更换。确保各项器材、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蜈蚣咬伤怎么办?

    正确答案: 蜈蚣头部第一对钳足有毒腺开口,咬人时释放出毒液引起伤处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发烧和伤处皮肤坏死。大蜈蚣放出的毒液多,小儿被咬中毒症状重,可引起呕吐、昏迷。被咬后立即用淡碱水或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口服及伤处敷南通蛇药片。小儿中毒重者立即住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