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诊断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相关问题
  • 第1题: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应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1)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行YAG激光虹膜打孔术或行虹膜周边切除术。
    (2)激光虹膜周边切除1周后,尽管虹膜周切口通畅,应用弱散瞳剂散瞳(如托吡卡胺)时如眼压升高,高褶虹膜综合征可确诊。然后用弱缩瞳剂(如0.5%~1%毛果芸香碱,3~4次/d)或行周边虹膜成形术。
    (3)对进展期及晚期的患者,应尽早做青光眼滤过手术。
    (4)对侧眼的处理应行YAG激光虹膜打孔术或行虹膜周边切除术。

  • 第2题: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1)周边前房浅,中央前房深度略浅或接近正常,虹膜膨隆现象不明显;
    (2)房角为中等狭窄,有程度不同的虹膜周边前粘连;
    (3)如双眼不是同时发病,则对侧的“健眼”尽管眼压、眼底、视野均正常,但有房角狭窄,或可见到局限性周边虹膜前粘连;
    (4)眼压中等程度升高,常在40mmHg左右;
    (5)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视盘凹陷;
    (6)伴有不同程度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主要依靠前房角镜检查,后者虽同样具有眼压升高、视盘凹陷萎缩和视野缺损,但前房不浅,在眼压升高时房角也是开放的。

  • 第3题:

    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诊断与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凡有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能,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②Alport综合征:常为青少年(多在10岁之前)患者,有眼(球型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可资鉴别;③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如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感染后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不同,后者多在短期内(数日)病情急骤恶化,血清C3一般无动态变化且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④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以远曲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早,肾小球功能损伤在后,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并发症。

  • 第4题:

    简述慢性单纯性苔藓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慢性湿疹:有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演变过程,有渗出倾向,无一定好发部位,皮损边界不清,多形改变。②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常见于小腿伸侧,米粒至绿豆大小圆顶丘疹,质硬,密集成群不融合,常呈念珠状排列,组织病理有特异性变化,刚果红试验阳性。③特应性皮炎:皮损类似播散性慢性单纯性苔藓,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花粉症等遗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婴儿湿疹史,血清IgE及嗜酸粒细胞增高。④扁平苔藓:皮损呈紫红色、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光泽及白色细纹。常累及外阴、口腔粘膜,组织病理有特征性。⑤瘙痒症:无原发损害,仅有剧烈瘙痒,可见抓痕,病程较长时可有苔藓样变。

  • 第5题:

    0.5%噻吗心安眼药水对哪种青光眼最合适()

    • A、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B、先天型青光眼
    • 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D、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E、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正确答案:E

  • 第6题:

    患者,男,50岁。左眼突发视力下降,伴头晕,恶心。查体:左角膜混浊,前房不清,指测眼压T+3。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结膜炎
    • B、急性角膜炎
    • 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D、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E、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对可疑病人确诊而行暗室激发试验最有意义的是()

    • A、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B、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C、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 D、先天性青光眼
    • E、恶性青光眼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周边前房浅,中央前房深度略浅或接近正常,虹膜膨隆现象不明显;
    (2)房角为中等狭窄,有程度不同的虹膜周边前粘连;
    (3)如双眼不是同时发病,则对侧的“健眼”尽管眼压、眼底、视野均正常,但有房角狭窄,或可见到局限性周边虹膜前粘连;
    (4)眼压中等程度升高,常在40mmHg左右;
    (5)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视盘凹陷;
    (6)伴有不同程度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主要依靠前房角镜检查,后者虽同样具有眼压升高、视盘凹陷萎缩和视野缺损,但前房不浅,在眼压升高时房角也是开放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单纯性苔藓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慢性湿疹:有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演变过程,有渗出倾向,无一定好发部位,皮损边界不清,多形改变。②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常见于小腿伸侧,米粒至绿豆大小圆顶丘疹,质硬,密集成群不融合,常呈念珠状排列,组织病理有特异性变化,刚果红试验阳性。③特应性皮炎:皮损类似播散性慢性单纯性苔藓,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花粉症等遗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婴儿湿疹史,血清IgE及嗜酸粒细胞增高。④扁平苔藓:皮损呈紫红色、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光泽及白色细纹。常累及外阴、口腔粘膜,组织病理有特征性。⑤瘙痒症:无原发损害,仅有剧烈瘙痒,可见抓痕,病程较长时可有苔藓样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左眼突发视力下降,伴头晕,恶心。查体:左角膜混浊,前房不清,指测眼压T+3。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急性结膜炎

    B

    急性角膜炎

    C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D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E

    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诊断青光眼?

    正确答案: 青光眼病人的治疗有赖于准确的诊断。青光眼病人的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视盘沿变薄,常伴有视盘沿的宽窄不均和切迹,表示视盘沿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视盘血管改变,表现为视盘边缘出血,血管架空,视盘血管鼻侧移位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由于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指征之一。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代表了视神经的损伤。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视阈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损、鼻侧阶梯、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通过上述检查,我们可以诊断青光眼,但在开始治疗前还应确定青光眼的类型。首先检查前房角,房角开放者为开角型青光眼,反之则为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房角检查,青光眼分类诊断仍有困难时,可查房水流畅系数(C值)。C值小于0.1为病理性,压畅比(Po/C)大于150为病理性,主要见于开角型青光眼。但需注意,闭角型青光眼反复发作后C值及压畅比也可异常。另外我们对一些疑似青光眼可选一些激发试验,以辅助诊断。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断,首先有眼部或全身病变,当然还有高眼压和视神经损伤。通过房角镜检查,了解造成高眼压的原因是房角关闭还是小梁滤过功能障碍,以诊断是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还是闭角型青光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有哪些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开角型青光眼双眼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当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方有眼胀、头痛和视疲劳等症状;晚期病人可出现虹视和雾视等,中心视力多不受影响,但视野会逐渐缩小,晚期呈管状视野,则可有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症。

  • 第13题:

    前房角切开术的适应证是

    • A、先天性青光眼
    • B、无晶状体性青光眼
    • C、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 D、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如何诊断青光眼?


    正确答案:青光眼病人的治疗有赖于准确的诊断。青光眼病人的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视盘沿变薄,常伴有视盘沿的宽窄不均和切迹,表示视盘沿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视盘血管改变,表现为视盘边缘出血,血管架空,视盘血管鼻侧移位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由于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指征之一。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代表了视神经的损伤。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视阈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损、鼻侧阶梯、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通过上述检查,我们可以诊断青光眼,但在开始治疗前还应确定青光眼的类型。首先检查前房角,房角开放者为开角型青光眼,反之则为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房角检查,青光眼分类诊断仍有困难时,可查房水流畅系数(C值)。C值小于0.1为病理性,压畅比(Po/C)大于150为病理性,主要见于开角型青光眼。但需注意,闭角型青光眼反复发作后C值及压畅比也可异常。另外我们对一些疑似青光眼可选一些激发试验,以辅助诊断。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断,首先有眼部或全身病变,当然还有高眼压和视神经损伤。通过房角镜检查,了解造成高眼压的原因是房角关闭还是小梁滤过功能障碍,以诊断是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还是闭角型青光眼。

  • 第15题:

    试述慢性比较性青光眼的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发作后瞳孔常常扩大,前房浅,房角窄,还可以从另一眼也存在的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特征来协助诊断:如原发病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则瞳孔常是缩小的,前房角深度和房角均正常,对侧眼的正常解剖结构也有利于鉴别诊断。

  • 第16题:

    如何诊断和治疗慢性泪囊炎?


    正确答案:病人主诉主要是溢泪。检查时压迫泪囊区有脓液或粘液自泪小点流出,据此即可诊断。泪囊冲洗时,如反流物中有脓液或粘液,慢性泪囊炎之诊断亦可成立。冲洗及滴用抗生素药水只能减轻症状,彻底治疗必须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对于不能耐受鼻腔泪囊吻合术者,可行泪囊摘除术,但术后泪溢症状仍会存在。

  • 第17题:

    前房角切开术的适应证是()

    • A、先天性青光眼
    • B、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 C、继发性青光眼
    • D、无晶状体性青光眼
    • E、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单选题
    5%噻吗心安眼药水对哪种青光眼最合适()
    A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B

    先天型青光眼

    C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D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E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慢性比较性青光眼的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发作后瞳孔常常扩大,前房浅,房角窄,还可以从另一眼也存在的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特征来协助诊断:如原发病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则瞳孔常是缩小的,前房角深度和房角均正常,对侧眼的正常解剖结构也有利于鉴别诊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应根据(1)周边前房浅,中央前房深度略浅或接近正常,虹膜膨隆现象不明显;(2)房角为中等狭窄,有程度不同的虹膜周边前粘连;(3)眼压中等度升高,常在40mmHg左右;(4)如双眼不是同时发病,则对侧的“健眼”尽管眼压、眼底、视野均正常,但有房狭窄,或可见到局限性周边虹膜前粘连;(5)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凹陷;(6)伴有不同程度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主要依靠前房角镜检查,后者虽同样具有眼压升高、视盘凹陷萎缩和视野缺损,但前房不浅,在眼压升高时房角也是开放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前房角切开术的适应证是()
    A

    先天性青光眼

    B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C

    继发性青光眼

    D

    无晶状体性青光眼

    E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正确答案: D
    解析: 婴幼儿青光眼首选前房角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