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肺结核患者”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题目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肺结核患者”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相似考题
更多“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肺结核患者”传递的核心信息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村医生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不包括()

    A、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结防机构就诊

    B、对肺结核病患者定期督导

    C、对普通群众、结核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D、向已经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免费发放抗结核药品

    E、协助开展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


    答案:D

  • 第2题:

    简述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正确答案: 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3、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 第3题: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防治策略包括加强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积极应对结核病三大挑战;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大力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鼓励患者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2)如出现咳嗽、咳痰要及时就诊。
    (3)注意房间通风和个人防护。

  • 第5题:

    以下()不是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6年版)中的知识要点?

    • A、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 B、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 C、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 D、国家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实行免费检查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现阶段适合我国结核病防治形势的结核病控制策略()

    • A、加强政府承诺;
    • B、提高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工作质量;
    • C、应对新领域的挑战;
    • D、完善社会动员和健康促进工作;
    • E、强化监控与评价;
    • F、依靠X线检查发现肺结核患者。

    正确答案:F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正确答案: 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3、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政府领导”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肺结核是我国依法防治的重大传染病。
    (2)肺结核疫情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是控制肺结核疫情的关键。
    (4)做好肺结核防治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
    (5)当地肺结核疫情和控制现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医务人员”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对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2)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例,依法报告、转诊。
    (3)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有()
    A

    辖区内疑似的肺结核患者

    B

    所有确诊的肺结核患者

    C

    辖区内确诊的结核患者

    D

    辖区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

    E

    有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人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结核病防治的教育目标是
    A

    提高不同目标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政策的防治知识的认识,改变陈旧的、错误的观点和认识

    B

    到2010年全国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人数达到400万人

    C

    各级政府积极制定促进结核病防治的政策,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投人

    D

    结核病人能配合医生的督导治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现阶段适合我国结核病防治形势的结核病控制策略()
    A

    加强政府承诺;

    B

    提高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工作质量;

    C

    应对新领域的挑战;

    D

    完善社会动员和健康促进工作;

    E

    强化监控与评价;

    F

    依靠X线检查发现肺结核患者。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全程督导化疗的核心是()治疗。


    答案:
    解析:
    规则、全程

  • 第14题: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什么时间送痰到结核病防治中心复查。


    正确答案:治疗 2 个月 、 5 个月 、 6 个月 及复治患者 8 个月 后, 去复查。

  • 第15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教师”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对学生定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2)将结核病检查列入学校体检项目。
    (3)教师有义务督促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4)患肺结核的学生应休学,治疗后凭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证明可复学。
    (5)教师应督促学生保持教室、宿舍卫生,经常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第16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医务人员”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对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2)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例,依法报告、转诊。
    (3)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 第17题:

    影响医疗机构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 A、医疗机构是否转诊
    • B、患者姓名、住址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 C、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率和及时性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问答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教师”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对学生定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2)将结核病检查列入学校体检项目。
    (3)教师有义务督促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4)患肺结核的学生应休学,治疗后凭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证明可复学。
    (5)教师应督促学生保持教室、宿舍卫生,经常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鼓励患者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2)如出现咳嗽、咳痰要及时就诊。
    (3)注意房间通风和个人防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以下()不是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6年版)中的知识要点?
    A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B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C

    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D

    国家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实行免费检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肺结核患者”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坚持完成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
    (2)避免将肺结核传染他人是公民的基本道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中,须向“所有人群”传递的核心信息是?

    正确答案: (1)肺结核是我国重大的法定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及时就医,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
    (4)如果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5)国家在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现免费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影响医疗机构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A

    医疗机构是否转诊

    B

    患者姓名、住址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C

    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率和及时性

    D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