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逐步实行()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农民的联系。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删除了农民在选举权上的“四分之一”条款,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你认为该法贯彻了哪三个平等的原则?
第4题:
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修正案》,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接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其意义在于()。
第5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约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从()到()到1:1,城乡“同票同权”在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中逐步得以实现。
第6题: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项措施:中共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阐明“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政治学理由。
第7题:
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①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8题:
新《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这()。 ①进一步扩大了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9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选举法修正草案,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①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促进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第10题:
我国《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对这一举措理解不确切的是()
第11题:
第12题:
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基层民主制度
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植根于农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13题:
第14题: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第15题:
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这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县乡两级人大选举属于()。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第16题: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最大特点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即1:1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让农民代表的名额得到了制度保障,说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17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了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推选人大代表。
第18题:
我国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规定,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比例为8:1。在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修改为4:1。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实行“同票同权”。这表明()
第19题: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的最大亮点是“取消城乡差别,实行同票同权”,即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①绝对性 ②真实性 ③全民性 ④广泛性
第20题:
近年来,我国先是在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又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等举措,让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落到实处,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①绝对性 ②真实性 ③全民性 ④广泛性
第21题:
我国是哪一年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第22题:
第23题:
城乡
工农
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