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首诗是谁写的?()
第1题: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苏轼的这首诗描述的是他在何地的生活?()
第2题:
著名才女柳如是,原名叫柳隐。因喜欢宋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句便取如是为名,请问这句词出自何人之手?
第3题: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宛约派的一项是()。
第4题:
纳兰性德在词的创作上最为推崇的是()
第5题:
宋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和两位词人,你认为应该是()。
第6题:
我见青山多妩媚,(),()。
第7题:
欧阳修、苏轼与李清照、辛弃疾
苏轼、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
苏轼、王安石与姜夔、辛弃疾
苏轼、陆游与苏轼、辛弃疾
第8题:
物质属性
社会属性
内部要素
外在形式
第9题:
李清照
周邦彦
辛弃疾
李后主
第10题: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第11题:
南唐李煜
北宋苏轼
南宋辛弃疾
南宋姜夔
第12题:
黄庭坚
苏轼
姜夔
吴文英
第13题:
阅读以下课堂收束,按照要求答题。(师配乐范读)师:很多人都说要朗诵得好是需要技巧的。掰开了,揉碎了,设身处地地走近作者,朗诵时就顾不得什么技巧了。现在,请大家想象自己就是辛弃疾,重新回到文本,自由朗诵一遍。(生自由朗诵)师小结:辛弃疾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我喜欢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的柔情,我喜欢他“醉里挑灯看剑”时的豪情,我更喜欢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情……对上述课堂收束分析恰当的是()。
第14题:
宋代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的文人是()。
第15题:
下列作家,生活在北宋的是()
第16题:
姜夔的词受到谁的影响?()
第17题:
()词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以诗为词”来概括。
第18题:
浙西词派主要标榜和学习的对象是()
第19题:
第20题:
欧阳修和苏轼
姜夔和张炎
苏轼和辛弃疾
李煜
第21题:
第22题:
辛弃疾
姜夔
陆游
苏轼
第23题:
湖州
惠州
黄州
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