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西经》对于狮身人面像有这样一段描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其中,“赤水”是指()
第1题:
第2题:
三清山自然景观最奇绝的景区是()
第3题:
《南溟》这首诗作的名称“南溟”出自什么典故?()
第4题: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
第5题:
元朝时,“西域之士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律。”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元朝()①疆域辽阔②中原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③各民族交往密切④新的民族出现
第6题: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第7题:
虎
蛇
鱼
兔
第8题:
溴水之南
赤水之北
赤水之南
渭水之北
第9题:
①②
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
第10题:
《法华经》
《山海经》
《庄子》
《老子》
第11题: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南
山之北、水之北
山之北、水之南
第12题:
第13题:
想象出“钵中之脑”这样一种特殊观念组合的哲学家是()
A普特南
B杜威
C康德
D黑格尔
第14题:
叶嘉莹先生的《南溟》一诗的诗名化用自()。
第15题:
“暨南”二字出自():“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第16题:
云南的含义不是?()
第17题:
古人云:“日之所照日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第18题:
《南溟》这首作品,诗名典故出自()。
第19题:
《法华经》
《山海经》
《老子》
《庄子》
第20题:
尼罗河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刚果河
第21题:
尼罗河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刚果河
第22题:
洛河之北,华山之北
洛河之南,华山之北
洛河之北,华山之南
洛河之南,华山之南
第23题:
洛河之北,华山之北
洛河之南,华山之北
洛河之北,华山之南
洛河之南,华山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