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两岸“三通”实现以后,两岸同胞正在面临实现“新三通”的重任,为实”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回到“九二共识”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推进两岸“三通”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双方应尽快实现“三通”。三通是指海峡两岸通邮、通商、()。

    • A、通话
    • B、通婚
    • C、通航
    • D、通信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十七大以来我们推动和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主要表现在()

    • A、实现两岸全面双向“三通”
    • B、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C、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
    • D、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两岸“大三通”的实现是什么时间?


    正确答案: 2008年12月15日

  • 第5题:

    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和探亲旅游。“三通”是指()①通航;②通话;③通信;④通邮;⑤通商;⑥通电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①④⑤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历经坎坷,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成为滚滚潮流。2008年12月15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过程。


    正确答案: (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两岸“三通”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实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2)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两岸“三通”的实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过程。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经过30年的艰难坎坷,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实现

  • 第7题:

    下列哪项不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标志()。

    • A、两岸人民对两岸关系认识上的改变
    • B、两岸三通基本实现
    • C、两岸官方机制建立
    • D、两岸交流代替了对峙

    正确答案:A

  • 第8题:

    2008年,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海峡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标志()。
    A

    两岸人民对两岸关系认识上的改变

    B

    两岸三通基本实现

    C

    两岸官方机制建立

    D

    两岸交流代替了对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

    实现两岸三通

    B

    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尽早实现两岸三通。这三通意为()、()、()。

    正确答案: 通邮,通商,通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008.12.25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终于实现了。请联系2009年以来两岸三通的实际进展,谈一谈三通的意义。

    正确答案: 两岸基本“三通”最直接的实质意义是船舶、飞机等航行器,不必在人为限制下停靠第三地,省下了燃料及时间;依据国民党智库内部的换算,台湾民众一年将可因此节省新台币310亿元的支出,转换用于实体经济,至少可贡献经济成长率0.01个百分点。今天启动的两岸直航对台湾经济而言,实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首先,它代表了不再凡事负面思考的直观否定,是能以理性的逻辑,选择于己有利的对策与作为,让长期受制于两岸枷锁而畸形发展的台湾经济,终得以正常伸展,探触各种可能。在实体经济层面,两岸直航不只是让两岸间的往来截弯取直,更是打通了台湾经济的血路;因为经济快速全球化、也因为中国大陆的崛起,让两岸航路限制所制约的,不只是两岸间的客货往来,也一起限制了台湾与世界经济舞台的链接,结果是台湾既未完全搭上大陆经济快速起飞的顺风车,更深陷经济边缘化危机。因此,今天打开了两岸通道,形同一并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关卡;一如众多外商所言,两岸关系不仅不再是台湾经济的减分,还将是产出红利的加分。但是,两岸渠道虽通,水到亦可预期,却非绝对必然;直航效益的展现,关键将在于齐心经营。一如前述,两岸“三通”可以省下很多工本,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当前既有的人货往返需求,“三通”的效益也就不过尔尔;真正重要的是,企业及台当局能在政策思维松绑及既有的产业优势下,运用刚刚打开的两岸通路,创造出更多样、更巨大的市场。上海台北间的空运直航,最快只要82分钟,比坐高铁往返台北、高雄还短,这个时间就创造了空间,对两地间的人员往返、家庭形态、生活环境、人才训用带来巨大改变,而非仅是有利台商根留台湾而已;又如两岸邮政网络的结合,将提供邮购、网购的发展空间;再如已居世界要角的台湾科技产业,除了强化既有的全球运筹角色,面对彼岸竖排分工上行的压力,如何借用两岸直航掌握优势,可能是更为急迫的;此外,直航的效果还可考虑通过快速设置营运特区的方式,以高度的自由化吸引企业进驻而扩大。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过程,直航只是台湾发展这条新经济之路的开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两岸三通指哪三通?


    正确答案: 通邮,通航,通商

  • 第14题:

    中国政府何时提出两岸实现“三通”的建议的?


    正确答案: 1979年元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建议通过商谈尽快结束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实现通商、通邮、通航和两岸人民的正常往来。”107.中国政府有一个专门负责台湾事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请问它是何时成立的?1988年9月成立。

  • 第15题:

    近几年,两岸同胞要求“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请问,三通指的是哪三通?


    正确答案: 通邮通商通航。

  • 第16题:

    两岸“三通”是指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两岸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这个倡议,后来被概括为两岸“三通”,即两岸()。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正式启动。

    • A、通信、通航、通商
    • B、通邮、通航、通商
    • C、通航、通讯、通商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会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其中空运、海运、邮政3项协议在签署40天后生效,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全面“三通”已成为现实。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便利②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识 ③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④为两岸和平共处提供新的重要动力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尽早实现两岸三通。这三通意为()、()、()。


    正确答案:通邮;通商;通航

  • 第19题:

    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 A、反对和遏制“台独”
    • B、推进两岸“三通”
    •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 D、回到“九二共识”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多选题
    十七大以来我们推动和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主要表现在()
    A

    实现两岸全面双向“三通”

    B

    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C

    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

    D

    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近几年,两岸同胞要求“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请问,三通指的是哪三通?

    正确答案: 通邮通商通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A

    反对和遏制“台独”

    B

    推进两岸“三通”

    C

    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

    回到“九二共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两岸实现“三通”

    C

    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D

    “一国两制”方针


    正确答案: A
    解析:
    1995年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这是八项主张的精髓,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