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通”实现以后,两岸同胞正在面临实现“新三通”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请说出“新三通”的具体含义。
第1题:
第2题: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双方应尽快实现“三通”。三通是指海峡两岸通邮、通商、()。
第3题:
十七大以来我们推动和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主要表现在()
第4题:
两岸“大三通”的实现是什么时间?
第5题:
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和探亲旅游。“三通”是指()①通航;②通话;③通信;④通邮;⑤通商;⑥通电
第6题:
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历经坎坷,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成为滚滚潮流。2008年12月15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过程。
第7题:
下列哪项不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标志()。
第8题:
2008年,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海峡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
第9题:
两岸人民对两岸关系认识上的改变
两岸三通基本实现
两岸官方机制建立
两岸交流代替了对峙
第10题:
实现两岸三通
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两岸三通指哪三通?
第14题:
中国政府何时提出两岸实现“三通”的建议的?
第15题:
近几年,两岸同胞要求“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请问,三通指的是哪三通?
第16题:
两岸“三通”是指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两岸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这个倡议,后来被概括为两岸“三通”,即两岸()。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正式启动。
第17题:
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会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其中空运、海运、邮政3项协议在签署40天后生效,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全面“三通”已成为现实。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便利②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识 ③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④为两岸和平共处提供新的重要动力
第18题: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尽早实现两岸三通。这三通意为()、()、()。
第19题:
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第20题:
实现两岸全面双向“三通”
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
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第21题:
第22题:
反对和遏制“台独”
推进两岸“三通”
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回到“九二共识”
第23题:
“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实现“三通”
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一国两制”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