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ML中,()是访问数据库的一个中间件,它可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MML操作数据库的命令先发给数据库代理进程sms_db_agent_apl,再由代理进程发给该中间件来操作数据库。
第1题:
A、关系型数据库
B、NoSQL数据库
C、数据库中间件
D、消息队列中间件
第2题:
中间件可以分为数据库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面向消息中间件实务中间件,分布式对象中间件等多种类型、windows平台的ODBC和JAVA平台的JDBC属于( )
A.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B.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C.面向消息中间件
D.实务中间件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数据缓存组件基于JCA事务规范实现进程内缓存与数据库间数据操作的事务控制。
第9题:
系统软件平台主要包括()
第10题:
CTI平台提供的linux操作系统上查看CTI服务器各服务进程状态的命令工具是()。
第11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访问数据库并可能更新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系统维护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针对事务的这4种特性,考虑以下的架构设计场景。假设在某一个时刻只有一个活动的事务,为了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对于要执行写操作的数据项,数据库系统在磁盘上维护数据库的一个副本,所有的写操作都在数据库副本上执行,而保持原始数据库不变,如果在任一时刻操作不得不中止,系统仅需要删除副本,原数据库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种设计策略称为(1)。事务的一致性要求在没有其他事务并发执行的情况下,事务的执行应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2)机制保证单个事务的一致性。事务的隔离性保证操作并发执行后的系统状态与这些操作以某种次序顺序执行(即可串行化执行)后的状态是等价的。两阶段锁协议是实现隔离性的常见方案,该协议(3)。持久性保证一旦事务完成,该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所有更新都是永久的,如果事务完成后系统出现故障,则需要通过恢复机制保证事务的持久性。假设在日志中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操作,将一个事务的所有写操作延迟到事务提交后才执行,则在日志中(4)。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果某个事务已经开始,但没有提交,则该事务应该(5)。 空白(1)处应选择()
第12题:
数据库
计算机
中间件
操作系统
第13题:
A.数据库如果有多个控制文件,CKPT只需要保证有一个控制文件写入操作就能完成磁盘心跳操作
B.数据库层面的网络心跳主要是通过LMON来实现的
C.对于rac数据库,CKPT进程默认每3s向数据库控制文件写入本地实例能够访问的其他实例的信息,从而完成数据库实例的磁盘心跳
D.数据库磁盘心跳主要功能有两个:确认本地实例是否正常;当数据库出现脑裂时负责投票
第14题:
A.chkCTI
B.mdscmd
C.Dtproxy
D.直接访问数据库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访问数据库并可能更新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系统维护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针对事务的这4种特性,考虑以下的架构设计场景。假设在某一个时刻只有一个活动的事务,为了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对于要执行写操作的数据项,数据库系统在磁盘上维护数据库的一个副本,所有的写操作都在数据库副本上执行,而保持原始数据库不变,如果在任一时刻操作不得不中止,系统仅需要删除副本,原数据库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种设计策略称为(1)。事务的一致性要求在没有其他事务并发执行的情况下,事务的执行应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2)机制保证单个事务的一致性。事务的隔离性保证操作并发执行后的系统状态与这些操作以某种次序顺序执行(即可串行化执行)后的状态是等价的。两阶段锁协议是实现隔离性的常见方案,该协议(3)。持久性保证一旦事务完成,该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所有更新都是永久的,如果事务完成后系统出现故障,则需要通过恢复机制保证事务的持久性。假设在日志中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操作,将一个事务的所有写操作延迟到事务提交后才执行,则在日志中(4)。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果某个事务已经开始,但没有提交,则该事务应该(5)。 空白(4)处应选择()
第20题:
数据库统管理的对象不包括()
第21题:
数据库一般分()以及相应的数据访问中间件等构成。
第22题:
华为云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DDM服务是作为()前置的分布式数据库访问服务。
第23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访问数据库并可能更新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系统维护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针对事务的这4种特性,考虑以下的架构设计场景。假设在某一个时刻只有一个活动的事务,为了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对于要执行写操作的数据项,数据库系统在磁盘上维护数据库的一个副本,所有的写操作都在数据库副本上执行,而保持原始数据库不变,如果在任一时刻操作不得不中止,系统仅需要删除副本,原数据库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种设计策略称为(1)。事务的一致性要求在没有其他事务并发执行的情况下,事务的执行应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2)机制保证单个事务的一致性。事务的隔离性保证操作并发执行后的系统状态与这些操作以某种次序顺序执行(即可串行化执行)后的状态是等价的。两阶段锁协议是实现隔离性的常见方案,该协议(3)。持久性保证一旦事务完成,该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所有更新都是永久的,如果事务完成后系统出现故障,则需要通过恢复机制保证事务的持久性。假设在日志中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操作,将一个事务的所有写操作延迟到事务提交后才执行,则在日志中(4)。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如果某个事务已经开始,但没有提交,则该事务应该(5)。 空白(3)处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