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知识”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或者“难以言传的”知识。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识
C显性知识
D隐性知识
第4题:
郑也夫指出,通识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
第5题:
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第6题: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指出:“某一思想只有在它成为一个人自己有的经验中的一个环节时,才能被他领会或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
第7题:
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下面有关知识产权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第8题:
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9题:
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知识范畴的是()。
第10题:
知识掌握的前提是()
第11题:
知识是学问,智慧是获得学问的能力
智慧是学问,知识是获得学问的能力
知识是可以学来的,智慧是学不来的
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死的知识只有经过活的智慧地使用,知识才有价值
第12题:
它是显性知识
可以被明确地接受
可以用言语表达
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对“学识”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16题:
组织的知识可以从外部来源获得。以下正确的是()
第17题: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第18题:
人们利用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向另一种知识、能力以及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转化过程称为()
第19题: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
第20题:
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是知识直观和()
第21题:
下列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范畴的是()
第22题:
我国国家教育部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第23题:
知识获得
知识保持
知识提取
知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