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的关系的学说。是()典籍提出来的。
第1题:
在我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关系并开创中国月生潮汐论先河的古代典籍是()
第2题: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潮汐的产生与月亮的运行有关。
第3题:
“文界革命”这一口号是梁启超在作于1899年的()中正式提出来的。
第4题:
15.“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亏”具体意为()
第5题:
谁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的关系?
第6题:
月亮的引力对海洋会产生潮汐现象,对固体地壳也可以产生达到()米左右的潮汐振幅。
第7题:
“月”:本义是“月亮”。人们根据月亮运行的明晦圆缺这种周期现象,由此直接引申出“月份”表示时间的义项。这是间接引申。
第8题:
初五左右
十六左右
初二左右
初八左右
第9题:
《论衡》
《天工开物》
《山海经记》
《水经注》
第10题:
第11题:
《论衡》
《辨崇》
《黄帝内经》
《淮南子》
第12题:
《山海经》
《论衡》
《尚书》
《管子》
第13题: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的关系的学说。它是通过下列哪部典籍反映的?()
第14题:
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出的“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是指既要吸收外来学说,也不能忘记民族的文化。
第15题: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这是()在1929年10月提出来的。
第16题: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的关系的学说。它是通过下列哪部典籍反映的?
第17题: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关系的学说。此学说记录在()中。
第18题:
人的生理周期也与月亮圆缺有着重要关系。
第19题:
张衡
王充
沈括
徐克
第20题:
月亮赤纬较大
太阳赤纬较大
日、月与地球相互位置关系不同
日、月对地球的距离的变化
第21题: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