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闻之而不见,();见之而不知,();知之而不行,()。
第1题:
第2题:
第一段:人身不过表里↑①,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②,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③,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④。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後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⑤,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⑥,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⑦,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渠亦不自省其过↑⑧,虽终老而不悔↑⑨,且曰:“吾用补药也,何罪焉?”病人亦曰:“彼以补药补我,彼何罪焉?”虽死而亦不知觉。夫粗工之与谬工,非不误人,惟庸工误人最深,如鲧湮洪水↑⑩,不知五行之道。
第3题:
翻译: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第4题: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出自()。
第5题:
《中庸》:“果行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只要找到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即使天资不够聪明,通过后天的努力也能成功。
第6题:
某中华老字号一直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从企业文化角度,这个祖训即是该老字号的()。
第7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也。”
第8题:
务实
敬业
诚信
主动
第9题:
第10题:
《弟子职》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家训》
《朱子家礼》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这句话出自何处?()
第14题: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汉武帝之语。
第15题:
虽欲去,必不达。“去”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6题: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出自()之口。
第17题:
北京同仁堂,之所以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不可否认的是其拥有“核心技术”,但同样重要的在于历代同仁堂人前赴后续、不懈追求,始终恪守和培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心,存心有天知”的文化传承。
第18题:
“伤寒脉浮而缓,()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若()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必自止,以(),()故也。”
第19题:
第20题:
《中庸》
《论语》
《孟子》
《大学》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虽博必谬;虽识必忘;虽敦必困
虽博必谬;虽敦必困;虽识必忘
虽识必忘;虽敦必困;虽博必谬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