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中“数”的含义是()。
第1题:
第2题:
绍兴先民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加深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逐步懂得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明确提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论述的是()。
第3题: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中“数”的含义是()。
第4题: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第5题:
翻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6题:
范长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第7题:
“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知”的意思是:()
第8题:
请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3处)自在萧墙而其欲则在颛臾知忧不在此而曰忧是以为君子之所疾。
第9题:
湿热病瘥后,胃气未醒,余邪未尽,表现为()
第10题:
知饥不食脘中微闷
知饥欲食脘中微闷
知饥不食脘中胀闷
知饥欲食脘中不闷
第11题:
喜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
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
第12题:
谦让
拥挤
让路
第13题:
第14题: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出自荀子哪篇文章?后一句名言是什么?
第15题:
“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中“让”的含义是()。
第16题: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第17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这一语段引用“盘庚之迁”典故用意是()。
第18题:
翻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19题: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第20题:
脏躁病的见证是()
第21题:
第22题:
审视
计数
计算
第23题:
格物
知物
其物
及物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