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这句话出自荀子哪篇文章?如何解释?
第1题:
第2题: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出自()
第3题:
荀子强调尊君,其思想本质上是君本,而不是民本。
第4题:
“道不同,不以为谋。”这句话出自()。
第5题: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第6题: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以上两句话出自哪篇文章?()
第7题:
翻译:(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第8题:
《孟子·告子上》
《论语·述而》
《荀子·劝学》
《论语·八佾》
第9题:
《诗·小雅·大东》
《荀子·正名》
《论语·述而》
《荀子·尽天下》
第10题:
《捕蛇者说》
《劝学》
《进学解》
《送李愿归盘谷序》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出自荀子的()。
第14题:
墨子说:“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这句话如何理解?
第15题: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出自()。
第16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哪篇文章?
第17题:
翻译: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第18题: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礼运》
《学记》
《祭义》
《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