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氵”在现代简化字中常省形为“冫”,于是造成从“冫”的字既有表示水的,也有表示冰或与冷冻有关的。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1题:
当水的温度在4℃时,凝结成冰。()
第2题:
对于发动机防冰系统在通用显示系统中的信息指示,以下错误的是:()
第3题:
“揭开热水杯的杯盖,杯盖上看到许多小水珠”,这种现象表示是()
第4题:
蒸汽与金属表面间的凝结放热形式有()状凝结。
第5题:
在上显示屏显示的热防冰(TAI)指示()
第6题:
一定量的水,从海洋蒸发变为云,云在高山上变为雨、雪,并凝结成冰。冰、雪熔化变成水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一定量的水又回到始态。问历经整个循环,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是多少?
第7题:
在273.15K和101325Pa条件下,水凝结为冰,判断系统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
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冰虫生活在外星球
冰虫很完美
冰虫喜欢吃冰块
冰虫又细又小
第12题:
在“准(水准)冲(冲洗)、决(决口)、减(水少)、凑(汇流)、羡、盗(流涎)”中,“冫”实是“氵”的简写,与冰无关
在“冻冷凛冽凊凌”中,“冫”表冰,古文字写如“仌”,像冰块凝结形
“凝”的“冫”表示油脂遇冷凝结;“冶”的“冫”也是指油脂,油脂须冶炼方得
“凝”的“冫”表示遇冷凝结的冰块,由凝结引申出固定不动,词语如:凝视、凝神。“冶”的“冫”也是表示冰。“冶”的本义是熔炼金属,从“冫”是用冰块遇热易化喻指金属高温遇热熔化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第15题:
带“冫”旁的字,多数跟“冷”有关系。
第16题:
汽机冷态启动冲转的开始阶段,蒸汽在金属表面凝结,但形不成水膜,这种形式的凝结称()。
第17题:
汽轮机冷态启动冲转的开始阶段,蒸汽在金属表面凝结,但形不成水膜,这种形式的凝结称为珠状凝结。
第18题:
在pө压力下,把一个极小的冰块投入0.1kg、268K的水中(过冷),结果使体系的温度变为273K,并有一定数量的水凝结成冰。由于过程进行得很快,可以看作是绝热的。已知冰的熔解热为333.5kJ·kg-1。在268K~273K之间水的热容为4.21kJ·K-1·kg-1。写出体系物态的变化,并求出ΔH
第19题:
水→水蒸气
水蒸气→水
水→冰
冰→水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降温到0℃,水结成冰
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给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第22题:
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
冰箱里的水变成水蒸气
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第23题:
支与文
冫与氵
禾与米
骨与肉
第24题:
冰盐
冰水
水冰
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