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哪些事迹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由国家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第1题:
下列关于我国文物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82年通过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将私人收藏的珍贵文物私自卖给外国人的,以盗运珍贵文物出口论处
B.1991年通过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收藏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以走私论处
C.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2007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或者将禁止出境的文物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有下列情形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第8题: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9题:
刻画、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
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在文物保护单位内进行建设工程,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
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
第10题:
拘留
拘役
警告
严重警告
第11题:
为保护文物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的
将个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或者为文物保护事业作出捐赠的
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
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文物成绩显著的
第12题:
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文物,以下不属于合法途径的是()。
第20题:
(),可以作为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对象。
第21题: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不包括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售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给外国人,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不构成此罪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
倒卖文物罪要求以牟利为目的
第22题: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23题:
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文物的
擅自将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单位或者个人的
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