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是个除旧布新的过程,对于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让它灭亡,没有必要费心苦力地去保护它们。
第1题:
下面哪项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主要研究的问题?
A、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B、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C、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
第2题: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整理、出版等活动,国家采取的政策是:( )
A、鼓励
B、让其自由进行
C、进行必要的规范和限制
第3题:
历史的发展是个除旧布新的过程,对于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让它灭亡,没有必要费心苦力地去保护它们。( )
第4题:
第5题: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6题:
()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第7题:
我国有关法规规定保护文化遗产有三个层次,并要求按其相应层次完成保护规划设计,下列不属于这三个层次的是()。
第8题:
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如果请你写一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应当运用的观点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第9题:
第10题: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第11题:
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发新闻监督的作用
为地方发展造势
第12题:
第13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14题:
新闻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是:( )
A、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B、发新闻监督的作用
C、为地方发展造势
第15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是:( )
A、保护为主
B、抢救第一
C、合理利用
D、传承发展
第16题:
第17题:
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18题: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整理、出版等活动,国家采取的政策是()。
第19题: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整理、出版等活动,国家采取的政策是()。
第20题:
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第21题:
①②
①③
②③
③④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
我国大力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预算
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