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长达40多年的对抗又被称之()
第1题:
第2题:
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多极化趋势,美国在东亚发动的两场侵略战争:()。
第3题:
“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第4题:
美苏冷战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大国之间有关对抗的各种“竞赛规则”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冷战越是到后期越是演变为一场对抗双方比试“()”的竞争。
第5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第6题: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
第7题:
美苏“冷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属于20世纪40、50年代美苏“冷战”及影响的史实有()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②柏林危机的发生③朝鲜战争的爆发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8题: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第9题:
美国独霸
苏联独霸
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
多级格局
第10题: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柏林危机的出现
第11题:
朝鲜战争
缅甸战争
美苏冷战
越南战争
第12题: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第13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对抗所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14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顺序是()
第15题:
今年以来,美俄两国由于乌克兰危机而关系紧张,人们称之为“冷战重来”。但事实上,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在很多方面与当前的美俄“冷战”不同,主要在于()。 ①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②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立 ③两大阵营、两大集团的对立 ④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第16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关系迅速破裂,形成了长期的冷战局面。
第17题:
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真正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第18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第19题: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第20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余年的世界格局是()。
第21题:
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
两大阵营的形成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第22题: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双方合作多于对抗
各国反战运动高涨
霸权主义受到遏制
第23题: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北约”的建立
“华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