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触犯刑律,被判处拘役(或宣告缓刑)、管制、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宣告缓刑),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其考察期从何时开始计算?

题目

党员触犯刑律,被判处拘役(或宣告缓刑)、管制、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宣告缓刑),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其考察期从何时开始计算?


相似考题
更多“党员触犯刑律,被判处拘役(或宣告缓刑)、管制、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宣告缓刑),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其考察期从何时开始计算?”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对判处()的罪犯,依法实施社区矫正。

    A.拘役、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

    B.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有期徒刑

    C.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

    D.拘役、宣告缓刑、假释和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共用题干

    关于缓刑,下列说法符合刑法规定的是:
    A:甲,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甲被判刑时已满70周岁,应当宣告缓刑
    B:乙,未成年人,因聚众斗殴被判处管制,可以宣告缓刑
    C:丙,2005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10年又再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丙不适用于缓刑
    D:丁,因犯罪情节轻微依法被宣告缓刑,则丁的附加刑可以不执行

    答案:C
    解析:
    根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本题中卞某的行为属于自首。同时,根据《刑法》第68条的规定,卞某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重大案件,属于重大立功。根据《刑法》第68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1)罪过条件: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有一罪是过失犯罪或者两罪皆为过失犯罪的,不构成累犯。A选项中,前罪为过失犯罪,因此不构成累犯。(2)刑度条件:前后两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前后两罪有一项低于有期徒刑或者两项都低于的,不构成累犯。(3)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这里的刑罚执行完毕,一般是指主刑执行完毕,不包括附加刑在内。(4)年龄条件: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不构成累犯;另外,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因为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而非刑罚执行完毕。但如果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内再犯新罪的,则可以构成累犯,因此C项正确。D项是特殊累犯,即前后两罪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的某一类犯罪,则前后两罪被判处的刑种、刑度不受限制,两罪间隔的时间长短也不受限制,皆构成累犯。
    根据《刑法》第67条第1、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本题中卞某可以认定为自首。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第2款的规定,黄某可以减刑,故A选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因此B选项亦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因此,C选项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的规定,重大立功“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故D选项表述错误。
    A项,《刑法》第72条规定的是“已满七十五周岁”。B项,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第3题:

    (2008年真题)下列关于缓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B.由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
    C.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
    D.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犯罪分子


    答案:A,B
    解析:
    解析:缓刑的适用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故A正确,D错误。我国《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故C错误。我国《刑法》第76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B正确。

  • 第4题:

    人民警察对被判处()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 A、管制
    • B、拘役
    • C、剥夺政治权利
    • D、监外执行
    • E、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A,B,C,E

  • 第5题:

    员工犯罪的,给予开除处分。因交通肇事、防卫过当等非职务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或被判处管制、拘役的,视情节给予撤职至开除处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 A、管制
    • B、拘役
    • 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B,C

  • 第7题: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
    • B、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 C、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 D、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一般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 B、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 C、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 D、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缓刑是一种主刑
    • B、缓刑是一种附加刑
    • C、对于累犯不得宣告缓刑
    • D、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宣告缓刑
    • E、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自身的表现,暂缓执行原判刑

    正确答案:C,E

  • 第10题:

    多选题
    人民警察对被判处()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A

    管制

    B

    拘役

    C

    剥夺政治权利

    D

    监外执行

    E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员工犯罪的,给予()处分。因交通肇事、防卫过当等非职务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或被判处管制、拘役的,视情节给予撤职至开除处分。
    A

    开除

    B

    警告

    C

    记过

    D

    记大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缓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刚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B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

    C

    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需要报经检察机关批准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我国缓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
    C.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需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答案:C
    解析: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根据此条规定可知,并不是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适用缓刑,而只有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属于缓刑适用范围,因此C项说法有误,答案为C。

  • 第14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就应当宣告缓刑
    B: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D: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即使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适用缓刑

    答案:B,C,D
    解析:
    《刑法》第73条: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可见,以上三类主体只有在符合上述条件之下,才能适用缓刑,因此A选项错误。同时,该条还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刑法》第74条: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第15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B.由社区矫正机构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
    C.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
    D.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犯罪分子


    答案:A,B
    解析:
    【详解】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故不选D。缓刑的考察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

  • 第16题:

    下列()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 B、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 C、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 D、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缓刑的适用对象是( )。

    • A、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 B、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 D、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在战时,对被判处()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 A、管制
    • B、拘役
    • C、3年以下有期徒刑
    • D、5年以下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党员犯罪,()情形,必须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罚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 B、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 C、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 D、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员工犯罪的,给予()处分。因交通肇事、防卫过当等非职务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或被判处管制、拘役的,视情节给予撤职至开除处分。

    • A、开除
    • B、警告
    • C、记过
    • D、记大过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缓刑是一种主刑

    B

    缓刑是一种附加刑

    C

    对于累犯不得宣告缓刑

    D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宣告缓刑

    E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自身的表现,暂缓执行原判刑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适用缓刑。本题CE答案符合题意。故ABD答案错误

  • 第23题:

    单选题
    党员犯罪,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

    被单处罚金的

    B

    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C

    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D

    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