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命线是什么?
第1题:
A.生态保护红线
B.城镇边界线
C.资源利用红线
D.经济发展红线
答案:A
解析: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也因此成为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又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第2题:
第3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
A底线
B生命线
C红线
D高压线
第4题:
生命线是一条垂直的(),用来表示()中的()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存在。
第5题:
有素描生命线之称的是什么()
第6题:
耶稣给门徒一条新命令是什么?
第7题:
“生命线”的含义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第8题:
关于交互和交互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第9题:
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什么?
第10题:
生命线的最小断裂强度应满足2268公斤
生命线应具有保护磨损、腐蚀或切割边缘的措施
整个水平生命线应由合格人员设计和批准的
用在水平生命线上的五金件应由纯铝制成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公安消防部队的生命线是什么?为什么?
第14题:
第15题:
《生命线》
《生命线》丛书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个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 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含《敏感性》、《后果》、《观点》3个单元,其中的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证明规则》。含《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五个单元,情境所涉及的均为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含《生日》、《禁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住院》6本小册子,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设计和使这些情境教材,目的在于:“提高个体对他人需要、兴趣、态度和情感的感知能力;鼓励基本技能特别是非言语沟通技能的发展;为更完善的私人关系打基础;通过发展联想体谅行为的各种变通方式的能力,增加个体作道德决定的自由;通过探究创造性活动中沟通风格与表达手段之间的关系,促进人际沟通。”
略
第16题:
邓小平认为,我们党的经验中特别重要的一条是什么,教训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第17题:
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是什么?
第18题:
时间图中,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19题:
()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
第20题:
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什么?
第21题:
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什么?
第22题:
第23题:
底线
生命线
红线
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