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道原料的产品分布和供应原料量后,就可确定乙烯产量。
第1题:
对象的负荷是指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
第2题:
铬系催化剂产品生产中,当反应温度确定后,()是控制产品熔融指数的手段。
第3题:
某车间每天生产DTY产品82t,原丝消耗为1.009t/t,由于机台提速,每天增加产量10.8t,为了满足正常生产,那么每天至少应进原料量为()吨。
第4题:
化工产品生产中,若每小时投入的某种原料量增加10%,结果发现程收率不变,说明反应为目的产物的该原料量增加10%。
第5题:
若保证装置的产量相同,氧化反应尾气回收比不回收相比()。
第6题:
根据现行资源税的相关规定,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或移送使用数量的,可以()为课税数量。
第7题:
当转化系统压力和流量出现大的波动时,应该()
第8题:
高压聚乙烯系统进入反应器的乙烯气纯度与产量的关系是()。
第9题:
碳二加氢反应中,当原料温度在最佳温度时,乙烯损失最小,当原料最佳温度升高时,乙烯损失减小。
第10题:
转化提进料量,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第11题:
调节回炼比是改变产品分布和保证热量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指()之比。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装置更换催化剂后氧气混合站初次开车氧气投料量确定的依据是()。
第14题:
对于精馏塔的物料衡算,下列正确的是()。
第15题:
当SO3气浓偏低时可以通过()来调整。
第16题:
选择性是目的产品的理论产量以参加反应的某种原料量为基准计算的理论产率。
第17题:
对于有侧线产品的蒸馏塔,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之和等于进入塔的原料量。
第18题:
转化炉降负荷的原则是()
第19题:
进入一个系统的原料量应操作后所得各产品量()之总和。
第20题:
被控对象的容量是指被控对象()
第21题:
润滑油产品调合中利用()控制加入量的准确性。
第22题:
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第23题:
单位产品产量需要消耗的物料量
可以存放物料量或能量的能力
产品的产量
生产能力和运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