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的依据是用电设备的容量、类别、分组、运行规律等,不考虑其他因素。

题目

负荷计算的依据是用电设备的容量、类别、分组、运行规律等,不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考题
更多“负荷计算的依据是用电设备的容量、类别、分组、运行规律等,不考虑其他因素。”相关问题
  • 第1题:

    、民用建筑中,关于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用途,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负荷计算,可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
    B、负荷计算,可作为电能损耗和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
    C、季节性负荷,可确定变压器容量和台数及经济运行方式
    D、二、三级负荷可用以确定备用电源及容量


    答案:A,B,C
    解析: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 第2题:

    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等级与用电负荷的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用电容量(B)供电距离
    (C)用电单位的运行方式(D)用电设备特性


    答案:A,B,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1条。

  • 第3题:

    高供低计用户收取变压器损耗,可按()分摊计算损耗。

    A不同用电类别的用电量

    B用电容量

    C供电电压

    D用电负荷


    A

  • 第4题:

    确定用电设备计算负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B按二项式法计算结果比按需要系数法计算结果较大

    C用电设备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二项式法

    D用电设备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D

  • 第5题:

    负荷备用容量——运行设备的可调最高出力与用电总额的差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年负荷曲线主要用于研究用户、地区和电力系统用电的季节性规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参考依据。

    • A、生产运行调度
    • B、设备检修安排
    • C、用电负荷预测
    • D、用电负荷调整潜力评估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需要的有功功率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为()

    • A、运行系数
    • B、负荷系数
    • C、需要系数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建筑电气用电负荷的计算()

    • A、按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计算各系统的用电设备容量
    • B、确定各种用电设备功率
    • C、分别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的计算负荷
    • D、选择各种配电控制设备和配电导线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对用电设备进行分组计算时,对类型不同的用电设备,其总容量()。

    • A、应按额定功率相加后确定
    • B、应按计算后的视在功率(kVA)直接相加后确定
    • C、应扣除备用设备后的额定功率相加后确定
    • D、应按有功和无功负荷分别相加确定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根据用电设备的容量,对电力负荷的统计计算,所得到的负荷为()。

    • A、统计负荷
    • B、平均负荷
    • C、计算负荷
    • D、最大负荷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下列有关设备容量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系数法基本公式P30=KaPe中的设备容量Pe不含备用设备的容量
    • B、设备容量的计算与用电设备组的工作制无关
    • C、对一般连续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设备容量是所有设备铭牌额定容量之和
    • D、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设备容量是将所有设备在不同负荷持续率下的铭牌额定容量换算到一个规定的负荷持续下的容量之和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判断题
    负荷计算的依据是用电设备的容量、类别、分组、运行规律等,不考虑其他因素。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民用建筑中,关于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用途,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负荷计算,可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
    (B)负荷计算,可作为电能损耗及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
    (C)季节性负荷,可以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及经济运行方式
    (D) 二、三级负荷,可用以确定备用电源及其容量


    答案:A,B,C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3.5.1条。

  • 第14题:

    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等级与用户负荷的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用电容量 (B)供电距离
    (C)用电单位的运行方式
    (D)用电设备特性


    答案:A,B,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1条。

  • 第15题:

    功率因数标准划分的影响因素有()

    A用电性质

    B供电方式

    C设备容量

    D电建类别


    A,B,C,D

  • 第16题:

    开工前或施工同时协助运行、设计、施工单位,不需要将以下用电所需的资料提供给供电部门的是()

    • A、提供供电线路图纸
    • B、提交负荷计算书、负荷性质及保安负荷容量、备用电源容量
    • C、提交主要电气设备清册,加盖公章(一次设备)
    • D、施工合同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用电容量确定的原则是,综合考虑客户申请容量、用电设备总容量,并结合生产特性兼顾主要用电设备()、()等因素后确定

    • A、同时率、负荷系数
    • B、负荷率、同时系数
    • C、同时率、同时系数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用电容量确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客户申请容量、用电设备总容量,并结合生产特性兼顾主要用电设备()等因素后确定。

    • A、同时率
    • B、同时系数
    • C、需用率
    • D、需用系数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确定和以下()因素有关。

    • A、用电单位的负荷容量
    • B、供电距离
    • C、用电单位的负荷级别
    • D、用电单位的设备台数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按月考核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其级别划分一般按()等因素来完成。

    • A、客户用电性质
    • B、供电方式
    • C、电价类别
    • D、用电设备容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是选择工厂电源进线一、二次设备的基本依据。

    • A、工厂计算负荷
    • B、工厂用电设备总容量
    • C、电动机起动电流倍数
    • D、工厂负荷级别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台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常按()确定。

    • A、设备的额定容量
    • B、用电设备半小时的平均负荷
    • C、用电设备一小时的最大负荷
    • D、用电设备的两倍额定负荷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需要的有功功率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为()
    A

    运行系数

    B

    负荷系数

    C

    需要系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