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姜某将一份攻击伊利集团的匿名虚假材料重新编撰成题目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的文章发布到网上,对伊利造成恶劣影响。姜某的行为属于故意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
第1题:
A.制造政治谣言
B.散布政治谣言
C.传播政治谣言
D.匿名诬告,有意陷害
第2题:
编造、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将追究刑事责任。 ( )
第3题:
第4题:
孙某15周岁,在网络上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孙某的行为不构成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第5题:
编造、故意传播下列哪些虚假的信息可以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第6题:
以散布谣言、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等手段影响证券发行、交易的行为,按照我国有关证券法律规定应属于虚假陈述行为。
第7题:
下列行为属于《证券法》所禁止的有()
第8题:
陈某教唆张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后陈某感到害怕,劝说张某取消该行为。张某不听,继续实施该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极大恐慌,陈某的行为()。
第9题:
赵某组织多人故意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爆炸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第10题:
关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第11题:
法律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包括()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交易市场的行为属于( )。 A.操纵证券市场罪 B.内幕交易罪 C.诱骗他人买卖证券罪 D.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
第15题:
第16题:
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属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第17题:
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交易市场的行为属于()
第18题:
如果行为人制作并且向社会公众提供了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并以此为据编造、传播虚假的证券交易信息,诱骗投资者购买该公司所发现的证券,只能以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第19题:
李某在出国前,想制造一次社会恐慌,于是编造了一张基地组织针对其所在城市的恐怖袭击计划表。但在其上传至论坛时被其妻子发现并予以制止,后及时删除,未造成不良影响,李某的行为()。
第20题:
某日,王某在网上发帖,声称自己在本市取水源投入30斤毒鼠强,并配有投放照片。在发帖后造成市民的严重恐慌。后经证实,王某投放的是淀粉,并非毒鼠强,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处理。
第21题:
王某是某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持有某上市科技公司的大量股票。为了达到获利目的,王某利用其证券从业人员的身份,在网上发帖,将该上市公司开发的被专家估值100万美元的网络应用程序,故意错写为100亿美元,造成该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给股民造成巨大损失。王某构成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
第22题:
刘某是某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为了获利,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故意将某上市公司所谓的“重大利好消息”告知了并不知情的张某,并怂恿张某进行传播。在所谓的“重大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该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出现了连续上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3题:
操纵证券市场罪
内幕交易罪
诱骗他人买卖政权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