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保护活动中,个人没有维护互联网安全的义务。
第1题:
App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要严格履行()规定的责任义务,对获取的个人信息安全负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第2题:
根据本讲,网信办明确提出了()内容。
第3题: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精准治理“精准诈骗”(下)关于《网络安全法》亮点提到()。
第4题:
《网络安全法》确定了()等相关主体在网络安全保护中的义务和责任。
第5题: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中所称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指的是保障()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方法。
第6题: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的义务。
第7题:
网络运营者不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第8题:
关于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中获取的信息用途,正确的是()
第9题: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报告火警的义务。
第10题: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
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安全保护义务
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
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本地化要求
第11题:
第12题:
用于维护网络安全及其他需要
只能用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
经过相关部门同意,可用于任何需要
以上都对
第13题:
网络安全法中明确网络运营者义务的条例共14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4题:
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是人类的使命,现在,网信办明确提出()
第15题:
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中获取的信息,用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第16题:
根据《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第二条之规定,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是指保障()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方法。
第17题:
网络安全法中明确网络运营者义务,要将现行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上升为()。
第18题:
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中获取的信息,除用于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外,还可用于其他用途。
第19题:
《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主要任务是()。
第20题:
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最早的立法是2000年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第21题:
网信办明确提出了()内容。
第22题:
把互联网纳入到联合国多边治理框架下,构建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网络主权安全新秩序
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合作,打击不法行为,让信息安全有序流动
共同维护隐私安全,加大个人信息保护,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安全的网、放心的网
以上都是
第23题:
检测、防御、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
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