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通过境内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传播“发现恐怖分子”“发生恐怖袭击”等谣言属于传播涉恐谣言,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第1题:
当前,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防止网络谣言() ①政府部门应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制造者 ②各大网站关闭所有网页和微博 ③广大网民自觉抵制与举报网络谣言 ④网吧要监控网民,不让他们自由发表言论
第2题:
微博客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发现微博客服务使用者发布、传播谣言或不实信息,应当主动采取辟谣措施。
第3题:
下列属于微信与微博的区别的是()。
第4题:
《国家电网公司员工违规违纪行为惩处细则》规定,通过媒体、网络、短信、微信、微博等媒介传播、散布谣言,发布不实信息,损害企业声誉和企业品牌形象,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的,对于直接责任人给予留用察看处分或()。
第5题: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每条最多发布140字。
第6题:
大V是指在新浪、腾讯、网易等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其微博昵称后都会附有类似于大写英语字母“V”的图标,因此被网民称为“大V”。近年来,某些“大V”为了博眼球、赚人气,不问事实真相,信手转发、评论甚至捏造虚假信息,直接造成谣言的裂变式传播,一些“大V”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对此,有评论认为,“谣言被转发1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作为普通网民,要从自身做起,不造谣、不信谣、不伟谣,防微杜渐,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简述普通网民在营造健康文明网络环境中的作用。
第7题:
材料一:微博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11年,作为政府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政务微博快速增长,政府部门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当越来越多的部门开通政务微博,必将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新的气象。 材料二:有些网民会在微博上散布一些谣言,这些谣言所造成的社会情感伤害、政府形象被黑、群众生活受困以及现实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久而久之,最受伤害的便是社会互信,这使信息有效沟通、社会有效管理、危机有效防范的成本大大增加。 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务微博迅速发展对我国政府的意义
第8题:
微博、微信、QQ等软件平台都属于那类网络平台()
第9题:
()是指网络媒体转载或发布的新闻和言论,通过新闻跟帖、论坛、微博、微信等渠道充分互动后形成的一种意见倾向。
第10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员工违规违纪行为惩处细则》的规定,通过媒体、网络、短信、微信、微博等媒介传播、散布谣言,发布不实信息,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的,对于直接责任人给予()或()。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博客
论坛
微信
微博
第13题:
下面的哪种平台属于关系营销()
第14题:
恐怖事件在某一地区发生后,许多人会借助网络平台发布相关的信息。信息中有谣言,谣言会加剧人群的恐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谣言传播的渠道不是大众传统媒体,而是新型媒体。下列()是最有可能传播谣言的平台。
第15题:
通过()等各种载体公开发表、发布不当言论,或传播散布谣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给予警告至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至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至开除处分。
第16题:
网民通过境内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传播“发现恐怖分子”“发生恐怖袭击”等谣言属于传播涉恐谣言,严重危害()。
第17题:
通过网络、报刊、微博、微信等各种载体公开发表、发布不当言论,或传播散布谣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给予警告至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至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至开除处分。
第18题:
材料一:微博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11年,作为政府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政务微博快速增长,政府部门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当越来越多的部门开通政务微博,必将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新的气象。 材料二:有些网民会在微博上散布一些谣言,这些谣言所造成的社会情感伤害、政府形象被黑、群众生活受困以及现实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久而久之,最受伤害的便是社会互信,这使信息有效沟通、社会有效管理、危机有效防范的成本大大增加。 有人认为:“构建健康的微博平台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第19题:
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微博账户数量超过3.2亿,社会进入web2.0的微博时代。但微博为谣言搭建了“裂变式”的传播通道,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力成几何级倍增。为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作为政府要()
第20题: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重要聚散地,手机微博、微信等拥有几亿用户的自媒体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
第21题:
网络舆论是通过微博、微信、新闻跟帖、论坛等环节充分互动后形成的。
第22题:
网络课程平台
网络资源平台
网络互动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