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公众参与原则要求从政府强有力的贯彻执行向用户的普遍参与过渡,体现积极防御和风险控制思想。
第1题:
第2题:
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第3题: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服务提供者应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公众账号发布内容的监测管理,发现有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的,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等。
第4题: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旨在促进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第5题: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所称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站、()等网络平台以注册用户公众账号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6题:
网络的(),是指政府、企业、民间组织、技术社群、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根据各自的作用共同参与互联网的治理。
第7题: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设计,至少包括()等平台要素
第8题:
论述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
第9题:
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
居住场所向工作场所
政府参与向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向政府参与
第10题:
应用程序
微博
微信
第11题:
信息安全保障
经济支持
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保障
第12题:
信息内容安全
信息内容安全管理
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
第13题:
依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等信息内容安全负责人岗位,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第14题:
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公众参与原则要求政府公开所有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15题: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强调,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都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第16题:
依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第17题:
依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提升政务信息发布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必要的()。
第18题: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等,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提高政府()的响应速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
第19题:
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表明社会管理的中心从()的转移。
第20题:
信息交互
智力支持系统
社会组织培育
公众参与
政府信息公开
第21题:
公众参与决策
公众参与管理
公众参与分配
公众参与监督
第22题: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
保护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
第23题:
共同治理原则
积极参与原则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多方参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