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接触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内部的绝缘故障,而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当人员误接触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便可能发生触电。
第1题:
间接触电是指人体接触正常不带电而故障时带电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如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线管、金属线槽等)发生的触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IT、TT、TN系统的设备外壳(外露可导电部分)实施接地或接保护线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技术措施。
A对
B错
第5题:
()为防止触电,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任何情况下都应单独接地。
第6题:
电动汽车任何B级电压电路的带电部件的基本绝缘故障时,应防止人员与外露可导电部件接触而导致的触电危害。
第7题:
接触电压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漏电,造成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并与地之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触电。
第8题:
IT、TT、TN系统的设备外壳(外露可导电部分)实施接地或接保护线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技术措施。
第9题:
TN系统中发生相线对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故障时,降低系统接地电阻对故障电流和接触电压的影响是()。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外露可导电部分
外露不导电部分
不外露可导电部分
不外露不导电部分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为防止触电,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任何情况下都应单独接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构(即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接地装置作电气连接,因为它对间接触电有防护作用,故称作工作接地。
A对
B错
第17题:
电气设备的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称作()。
第18题:
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构(即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接地装置作电气连接,因为它对间接触电有防护作用,故称作工作接地。
第19题:
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如金属外壳、金属护罩和金属构架等,在发生漏电、碰壳等金属性短路故障时就会出现危险的接触电压,此时人体触及这些外露的金属部分,发生触电称为()。
第20题:
下列部分()作保护接地。(1)采用设置绝缘场所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2)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接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3)采用电气隔离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外界可导电部分。(4)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可导电部分。
第21题:
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
非接触触电
第22题:
不应
严禁
应
必须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