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论述镉的特性、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及镉污染土壤的治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土壤受镉污染后,镉进入人体,引起痛痛病的主要途径是()

    • A、呼吸道
    • B、皮肤
    • C、污染的土壤
    • D、食用病禽或病畜
    • E、食用被污染的农作物

    正确答案:E

  • 第2题:

    某土壤受到了重金属Cd的污染,请根据其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规律提出一个利用和治理该土壤的方案。


    正确答案: ①根据酸碱条件对镉迁移转化的影响,利用该土壤时可施加碱性肥料提高土壤的pH,减低镉的有效性,减少作物对镉的吸收
    ②根据氧化还原条件对镉迁移转化的影响,利用该土壤时采取措施使土壤处于还原状态(如淹水或施加还原性肥料),降低镉的迁移,抑制作物对镉的吸收,减轻其危害。
    ③根据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作用,利用该土壤时增加土壤胶体的含量,使其转化为吸附态抑制作物对镉的吸收,减轻其危害。

  • 第3题:

    土壤淹水条件下,镉的迁移能力()。


    正确答案:降低

  • 第4题:

    土壤镉污染对稻米镉残留量的影响特征?


    正确答案:据可靠实验证明,土壤中可溶性镉浓度在30mg/kg以上时,水稻开始减产。土壤中总镉含量达到125mg/kg时,才使水稻生长收到不良影响,在水稻灌浆膨大期,根系吸收的镉可直接向谷物中输送,这是谷物富集镉的关键时期,水稻从土壤中吸收镉主要在抽穗扬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吸收的镉占整个生育期总吸镉的90%以上。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土壤条件对镉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pH值的影响:随土壤pH的增高,有效态镉的含量降低。
    ②土壤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交换态镉的含量随土壤Eh值的降低而减少。
    ③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作用使其迁移能力降低。
    ④配位体对镉的配合作用增大其迁移能力。
    ⑤磷的影响:土壤中磷的存在可减少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含量(因其形成了磷酸镉沉淀),减弱镉的迁移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论述镉的特性、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及镉污染土壤的治理。

    正确答案: 镉(Cd)主要来源于Cd矿、Cd冶炼厂;地壳中Cd含量一般为0.18 mg/kg; 土壤背景值大致在0.01-0.7 mg/kg;我国未污染土壤Cd含量一般低于1 mg/kg;Cd有水溶态(离子态和络合态)和难溶态(CrS),前者可被植物吸收,后者植物难以吸收。
    C.d在土壤中主要参与溶解-沉淀和吸附-解吸两个过程,土壤的一些理化性质会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1)酸碱度:土壤偏酸,Cd2+浓度高,易于迁移,对植物及人体产生毒害;土壤偏碱, Cd2+易沉淀,作物难以吸收。
    (2)氧化还原电位:好气条件(旱田),Cd易变为溶解态,植物吸收多;嫌气条件(水田),Cd与S形成沉淀,作物难以吸收。
    (3)土壤质地和胶体:土壤有机胶体,特别是腐殖质对Cd的吸附能力强,其不易被作物吸收;粘质土壤对Cd的吸附络合能力也强,Cd不易移动,毒性降低。
    (4)土壤碳酸盐含量:不含或少含CaCO3的土壤,随CaCO3含量增加,交换态Cd量亦增加,但当CaCO3含量超过4.3%时,对Cd转化影响减弱。对镉污染土壤的治理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制定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立法管理
    (2)严格控制污灌水和农用污泥等肥料中Cd的含量,凡超过标准的禁止排入农田
    (3)净化被镉污染的土壤常用方法之一是“客土法”,即用其他地方的净土改善污染区的土质。但这一方法有很大局限性,难以大范围推广。而利用叶芽南芥对受到轻度污染的农田和水池等进行净化,所需成本是旧办法的一半。
    (4)污染较轻的地块,可采用施用石灰肥料以及磷酸肥料,使土壤中Cd转化为难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土壤淹水条件下,镉的迁移能力()。

    正确答案: 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日本痛痛病的病因主要是(  )。
    A

    含镉废水污染农田而引起

    B

    含镉废水污染了当地居民的水源水

    C

    气型镉污染土壤和水所致

    D

    当地土壤原生环境中含有大量镉

    E

    含镉废渣污染了土壤


    正确答案: E
    解析:
    在日本富山县,当地居民同饮一条称为神通川河的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庄稼。后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河都被炼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富集下来,使当地的人们得了一种奇怪的骨痛病,称为痛痛病。

  • 第9题:

    问答题
    叙述土壤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正确答案: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一般迁移、转化规律与土壤结构及其理化性状(pH、粘土的性质、氧化还原状态、腐殖质含量等)有关。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过程是:在施用后一个短时间内呈急剧的直线下降,其后则曲折而呈缓慢下降的直线。直线急剧下降部分来自农药的蒸发、飞扬和吸附,直线缓慢下降部分则来自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土壤受镉污染后,镉进入人体,引起痛痛病的主要途径是()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污染的土壤

    D

    食用病禽或病畜

    E

    食用被污染的农作物


    正确答案: E
    解析: 土壤中的镉进入农作物如水稻内,主要富集于稻米中,人吃了这些含镉量高的稻米,易患痛痛病。所以,A、B、C、D均错。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影响汞迁移转化的因素。

    正确答案: 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成有离子吸附和共价吸附的汞、可溶性汞(HgCl2)、难溶性汞(HgHPO4、HgCO3及HgS)。影响汞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有:
    ⑴吸附剂的种类:土壤中的腐殖质胶体和无机胶体对汞有很强的吸附力。pH等于7时,无机胶体对汞的吸附量最大;有机胶体在pH值较较低时,能达到最大的吸附量。非离子态汞也可被胶体吸附;当溶液中有氯离子存在时,可显著减弱对二价汞离子的吸附;
    ⑵氧化还原状况
    ⑶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累积:土壤中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离子交换与植物的根蛋白进行结合,发生凝固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关于影响土壤中化学物迁移转化的因素是错误的?(  )
    A

    土壤在氧充足条件下,一些物质如砷可常以五价状态存在,毒性小

    B

    土壤中pH值下降多数金属离子易溶于水,而利于迁移

    C

    当土壤中pH为5.3时,该土壤中所产糙米镉含量为0.33ppm,当pH升高,糙米中镉含量会升高

    D

    土壤中腐殖质可吸附大量金属离子,使金属不易迁移

    E

    土壤在缺乏氧气条件下即还原条件下,许多重金属形成难溶的硫化物而被固定于土壤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环境因素是()

    • A、大气中的铅
    • B、水体中的镉
    • C、土壤中的农药
    • D、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 E、进入大气、水、土壤和食物中的污染物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试述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一.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对进入土壤的重金属脱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
    (2)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与金属离子的性质及胶体的种类有关。
    二.土壤的pH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土壤的酸碱条件与重金属的溶解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决定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其迁移能力。
    (2)一般情况下随土壤pH值的升高土壤中溶解性重金属的含量减少,反之pH值下降时土壤中重金属就溶解出来,这就是酸性土壤作物受害的原因。
    (3)土壤pH越低,H+越多,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重金属离子被解吸的就越多。
    三.土壤中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1)土壤中重金属可与各种无机配体或有机配体发生配位作用。
    (2)重金属的这种羟基配位和氯配位的作用,可提高难溶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同时减弱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影响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3)腐殖酸中富里酸-重金属配合物易溶于水,能够有效地阻止了重金属难溶盐的沉淀。
    四.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重金属元素按其性质可大致分为氧化难溶性(氧化固定)元素和还原难溶性(还原固定)元素。铁锰等属于氧化难溶性元素;镉、铜、锌、铬属还原难溶性元素。
    (2)在高氧化环境中,Eh较高,如V、Cr等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重金属常呈氧化态,形成可溶性钒酸盐、铬酸盐等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而铁、锰相反,形成高价难溶性沉淀,迁移能力很低。

  • 第15题:

    简述土壤镉污染对稻米镉残留量的影响特征。


    正确答案:据可靠实验证明,土壤中可溶性镉浓度在30mg/kg以上时,水稻开始减产。土壤中总镉含量达到125mg/kg时,才使水稻生长受到不良影响。在水稻灌浆膨大期,根系吸收的镉可直接向谷物中输送,这是谷物富集镉的关键时期。水稻从土壤中吸收镉主要在抽穗扬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吸收的镉占整个生育期总吸镉的90%以上。但是水稻营养生长期对米粒中镉的贡献仅为30%左右,而在抽穗扬花的生殖生长期,水稻吸收镉虽然只占整个生育期的不足10%,但对米粒中镉的贡献率可达70%左右。

  • 第16题:

    试述土壤条件对镉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pH值的影响:随土壤pH的增高,有效态镉的含量降低。
    ②土壤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交换态镉的含量随土壤Eh值的降低而减少。
    ③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作用使其迁移能力降低。
    ④配位体对镉的配合作用增大其迁移能力。
    ⑤磷的影响:土壤中磷的存在可减少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含量(因其形成了磷酸镉沉淀),减弱镉的迁移能力。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土壤镉污染对稻米镉残留量的影响特征。

    正确答案: 据可靠实验证明,土壤中可溶性镉浓度在30mg/kg以上时,水稻开始减产。土壤中总镉含量达到125mg/kg时,才使水稻生长受到不良影响。在水稻灌浆膨大期,根系吸收的镉可直接向谷物中输送,这是谷物富集镉的关键时期。水稻从土壤中吸收镉主要在抽穗扬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吸收的镉占整个生育期总吸镉的90%以上。但是水稻营养生长期对米粒中镉的贡献仅为30%左右,而在抽穗扬花的生殖生长期,水稻吸收镉虽然只占整个生育期的不足10%,但对米粒中镉的贡献率可达70%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土壤镉污染对稻米镉残留量的影响特征?

    正确答案: 据可靠实验证明,土壤中可溶性镉浓度在30mg/kg以上时,水稻开始减产。土壤中总镉含量达到125mg/kg时,才使水稻生长收到不良影响,在水稻灌浆膨大期,根系吸收的镉可直接向谷物中输送,这是谷物富集镉的关键时期,水稻从土壤中吸收镉主要在抽穗扬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吸收的镉占整个生育期总吸镉的90%以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镉污染土壤,施磷肥可降低作物对镉的吸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及影响镉迁移转化的因素。

    正确答案: 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分为水溶性镉和非水溶性镉。旱地土壤中多以CdCO3(为主)、Cd3(PO4)2和Cd(OH)2形态存在
    (1)离子态CdCl2、Cd(NO2)2、CdCO3和络合态如Cd(OH)2呈水溶性的,易迁移,可被植物吸收,而难溶性镉的化合物如镉沉淀物、胶体吸附态镉等为难溶性镉,不易迁移和为植物吸收。
    (2)土壤氧化还原条件和施磷肥;
    (3)作物对镉的吸收,随土壤pH值的增高而降低,
    (4)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能与镉螯合成螯合物,从而降低镉的有效性;
    (5)氧化还原电位也影响作物对镉的吸收,Eh低或降为零,则有利于形成难溶性的硫化镉;
    (6)镉还受Pb2+、Cu2+、Fe2+、Mn2+、Ca2+等伴生离子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日本痛痛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
    A

    当地土壤原生环境中含有大量镉

    B

    受工厂气型镉污染所致

    C

    含镉废水污染农田而引起

    D

    含镉废水污染了当地居民的水源水

    E

    工厂排放的含镉废渣污染了较大范围的土壤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发生于日本富士山县神川流域的痛痛病,是由神通川上游的矿上含镉废水污染河流后,进而污染农田,农作物(尤其是稻米)对其富集,当地居民长期以本地农作物为食而引起的慢性镉中毒。因而选择C。

  • 第22题:

    单选题
    影响土壤中化学物迁移转化的因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土壤中腐殖质可吸附大量金属离子,使金属不易迁移

    B

    土壤中pH值下降多数金属离子易溶于水,而利于迁移

    C

    当土壤中pH为5.3时,该土壤中所产糙米镉含量为0.33ppm,当pH升高,糙米中镉含量会升高

    D

    土壤在氧充足条件下,一些物质如砷可常以五价状态存在,毒性小

    E

    土壤在缺乏氧气条件下即还原条件下,许多重金属形成难溶的硫化物而被固定于土壤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土壤受到了重金属Cd的污染,请根据其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规律提出一个利用和治理该土壤的方案。

    正确答案: ①根据酸碱条件对镉迁移转化的影响,利用该土壤时可施加碱性肥料提高土壤的pH,减低镉的有效性,减少作物对镉的吸收
    ②根据氧化还原条件对镉迁移转化的影响,利用该土壤时采取措施使土壤处于还原状态(如淹水或施加还原性肥料),降低镉的迁移,抑制作物对镉的吸收,减轻其危害。
    ③根据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作用,利用该土壤时增加土壤胶体的含量,使其转化为吸附态抑制作物对镉的吸收,减轻其危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