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法》规定:气象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第1题:
《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气象资料共享、共用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与其他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交换有关气象信息资料。
第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
第3题: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与旧址之间进行至少()的对比观测。
第4题:
气象台站的站址及其设施的安置应当保持长期稳定。因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确需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前()年报省气象主管部门转报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批准。
第5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所属的气象台站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启用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开展现场气象服务,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第6题: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申请迁移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的,由受理申请的()签署意见并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申请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
第7题:
气象台站的站址及其设施的安置应当保持长期稳定。因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确需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前()年报省气象主管部门转报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批准。
第8题:
气象台站
国家气象主管机构
当地人民政府
省气象局的技术装备保障部门
第9题:
公益性气象信息
决策气象信息
公众气象信息
专业气象信息
第10题:
各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当地人民政府
第11题:
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同意。
气象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予以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建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承担。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气象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2题: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省(区、市)气象主管机构
县级气象主管机构
国家
第13题:
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第1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服务
第15题: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台站迁移、建设费用由()承担。
第16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
第17题: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站、区域气象观测站等气象台站和()的探测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18题: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台站站址应当保持长期稳定,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迁移气象台站。
第19题:
中国气象局第7号令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标准报送()备案。
第20题:
气象台站
当地人民政府
气象主管机构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技术装备保障部门
第21题:
上级气象部门
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当地人民政府
上级人民政府
第22题:
三
二
一
半
第23题:
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农业生产服务
发展区域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