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及恢复通风。
(1)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直接与遇险人员联系,确定遇险人员所在的位臵和人数。
(2)若遇险人员所在地通风不好,应设法加强通风。
(3)抢救中,注意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的安全。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顶板变化,检查瓦斯变化情况。
(4)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抢救方法。
更多“处理冒顶事故的决策要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采煤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采空区顶板垮落不好,悬顶面积过大;(2)顶板中存在断层、裂隙、层理等地质构造;(3)回柱操作顺序不合理;(4)工作面支护质量不好;(5)在遇到未预见的地质构造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6)煤壁区支护不及时或放炮重倒棚;(7)工作面出口处控顶面积大,压力集中;(8)使用金属网的大工作面在回柱放顶时,网上的大块岩石滚动而推倒支柱。

  • 第2题:

    回采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工作面冒顶事故,通常按( )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事故。

    A.冒顶事故发生地点
    B.冒顶事故发生时间
    C.冒顶事故发生原因
    D.冒顶范围和伤亡人数多少

    答案:D
    解析:
    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大型冒顶和局部冒顶两类大型冒顶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3人以上)的冒顶。局部冒顶指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一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一2人)的冒顶。局部冒顶事故的次数远多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总的危害比较大。常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采场两端、放顶线附近以及地质破坏带附近。

  • 第3题:

    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探板法。
    2、撞楔法。
    3、木垛法。
    4、搭凉棚法。
    5、小巷法。
    6、绕道法。

  • 第4题:

    处理冒顶事故应先帮后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发生冒顶事故后,风流被切断,当冒顶地区有瓦斯积聚时,救护队应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措施。

    • A、再次冒落
    • B、处理冒顶
    • C、清理
    • D、通风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常见冒顶事故的预兆有哪些?分别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㈠、局部冒顶的预兆
    (1)工作面遇有小地质构造,由于构造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容易发生局部冒顶。
    (2)顶板裂隙张开、裂隙增多,敲帮问顶时,声音不正常。
    (3)顶板裂隙内卡有活矸,并有掉碴、掉矸现象,掉大块前往往先落小块矸石。
    (4)煤层与顶板接触面上,极薄的矸石片不断脱落。这说明劈理(即顶板的节理、裂隙和摩擦滑动面)张开,有冒顶的可能。
    (5)淋头水分离顶板劈理常由于支护不及时而冒顶。
    (二)大型冒顶的预兆
    1、顶板的预兆常有:
    (1)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而发生的声响。有时采空区顶板发生像闷雷一样的声音,有人叫“板炮”,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音。
    (2)掉碴。顶板岩层破碎下落,一般由少变多,由稀变密。在人工假顶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碴更多(俗称“煤雨”),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顶板裂缝增加或裂隙张开。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顶板下沉产生的采动裂隙。有经验的老工人说:“流水的裂缝有危险,因为它深;缝里有煤泥、水锈的不危险,因为它是老缝;茬口新的有危险,因为它是新生的”。人们常常在裂缝中插上木楔子,看它是否松动或掉下来,观察裂缝是否扩大,以便做出预报。
    (4)脱层。顶板快要冒落的时候,往往出现脱层现象。检查是否脱层可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

  • 第7题:

    一般处理冒顶事故的方法?


    正确答案: 当遇到一般地局部冒顶事故时,要待冒顶区域顶板不再继续冒落时,再开始处理工作,首先对冒顶地点的周围情况进行侦察,仔细观察顶板是否有活碴悬岩块,支架附近是否完好,是否还有继续冒落的危险;第二要做好处理前的工作,备足处理时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加固好附近地点的支架并保持完好,清理好退路,扫除捣掉冒顶处的活碴,根据冒顶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地处理方法;第三出净冒落的碴块,扶正加固冒顶下的支架,所有支架要架设牢固,在进行操作时要有人员观察顶板,其他与处理冒顶工作无关人员一律不准在此停留。

  • 第8题:

    问答题
    处理冒顶事故的决策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及恢复通风。
    (1)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直接与遇险人员联系,确定遇险人员所在的位臵和人数。
    (2)若遇险人员所在地通风不好,应设法加强通风。
    (3)抢救中,注意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的安全。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顶板变化,检查瓦斯变化情况。
    (4)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抢救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回采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工作面冒顶事故,通常按( )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事故。
    A

    冒顶亊故发生地点

    B

    冒顶事故发生时间

    C

    冒顶事故发生原因

    D

    冒顶范围和伤亡人数多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发生冒顶事故,处理前,矿山救护队应作好的准备工作()
    A

    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B

    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的冒顶地区顶板特性

    C

    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前人员分布位置

    D

    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的瓦斯浓度等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掘进工作面易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大倾角巷道;
    (2)岩石巷道;
    (3)木棚子支护巷道;
    (4)巷道交岔口、煤巷开门处和地质构造变化地带;
    (5)空顶作业地带;
    (6)掘进巷道工作面过旧巷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类型,按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分为()。
    A

    压垮型冒顶事故

    B

    漏垮型冒顶事故

    C

    推垮型冒顶事故

    D

    突出型冒顶事故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一般采用掏梁窝.探大梁,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

    A.局部小冒顶
    B.局部冒顶范围较大时
    C.大冒顶
    D.局部大冒顶

    答案:A
    解析:
    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范围小,顸板没有冒实,而顶板矸石已暂时停止下落,这种局部小冒顶比较容易处理。一般采用掏梁窝.探大梁,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

  • 第14题:

    掘进头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根据掘进头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当掘进头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应紧靠掘进头。
    ②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③在地质破碎带或层理裂隙发育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在掘进头附近应采用拉杆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点柱以抗突然来压。

  • 第15题:

    处理冒顶事故应由下至上。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发生冒顶事故,处理前,矿山救护队应作好的准备工作()

    • A、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 B、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的冒顶地区顶板特性
    • C、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前人员分布位置
    • D、处理冒顶事故以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的瓦斯浓度等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类型,按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分为()。

    • A、压垮型冒顶事故
    • B、漏垮型冒顶事故
    • C、推垮型冒顶事故
    • D、突出型冒顶事故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巷道冒顶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加强地质及水文工作,根据地质资料、水文资料,科学设计巷道支护,制定相应施工方法及作业规程;(2)掘进巷道时,严禁空顶作业;(3)尽量一次成巷,缩短围岩暴露时间;(4)施工时,设专人观察顶板,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隐患;(5)经常检查巷道支护情况,加强维护,发现有变形或折损支架,应及时加固修复;(6)维修巷道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时有人员撤退的出口。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引发片帮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1)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
    2)缺乏有效支护;
    3)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
    4)浮石处理操作不当;
    5)地质矿床等自然条件不好;
    6)地压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探板法。
    2、撞楔法。
    3、木垛法。
    4、搭凉棚法。
    5、小巷法。
    6、绕道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一般处理冒顶事故的方法?

    正确答案: 当遇到一般地局部冒顶事故时,要待冒顶区域顶板不再继续冒落时,再开始处理工作,首先对冒顶地点的周围情况进行侦察,仔细观察顶板是否有活碴悬岩块,支架附近是否完好,是否还有继续冒落的危险;第二要做好处理前的工作,备足处理时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加固好附近地点的支架并保持完好,清理好退路,扫除捣掉冒顶处的活碴,根据冒顶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地处理方法;第三出净冒落的碴块,扶正加固冒顶下的支架,所有支架要架设牢固,在进行操作时要有人员观察顶板,其他与处理冒顶工作无关人员一律不准在此停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发生冒顶事故后,风流被切断,当冒顶地区有瓦斯积聚时,救护队应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措施。
    A

    再次冒落

    B

    处理冒顶

    C

    清理

    D

    通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推垮型冒顶事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推垮型冒顶事故的主要防治措施
    (1)提高支柱初撑力及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2)回采下分层时用内错式布置开切眼,避免金属网上碎矸之上存在空隙;
    (3)提高支柱初撑力,增加支架稳定性,防止发生高度超过150 mm的网兜;
    (4)用整体支架增加支护的稳定性。如金属支柱铰接顶梁加拉钩式连接器的整体支护、金属支柱铰接顶梁加倾斜木梁对接棚子的整体支护、金属支柱与十字铰接顶梁组成的整体支护。
    (5)采用伪俯斜工作面,增加抵抗下推的阻力。
    (6)初次放顶时要把金属网下放到底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