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陶瓷生产中,陶坯在干燥过程中,一般收缩率在8%。
第1题:
至今陶瓷生产中仍在沿用的最普通的成型方法是()。
第2题:
拉坯坯体在干燥过程中一般需要用细钢丝在坯体的底部来回切割,以防底部开裂。
第3题:
坯体在干燥时有一定的收缩有利于坯体脱模。
第4题:
坯体在干燥过程中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坯体如何变化?
第5题:
在普通陶瓷坯釉配方中Al2O3和SiO2的摩尔比,瓷坯一般控制在1∶5左右;光亮瓷釉一般控制在1∶()左右。
第6题:
坯体的总线收缩率等于干燥收缩率与烧成收缩率之和。
第7题:
坯体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排除要产生收缩,这种收缩叫干燥收缩,干燥收缩一般为()
第8题:
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关于普通陶瓷制品表述正确的是()。
第14题:
根据干燥原理分析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产生开裂的原因。
第15题:
为了使产品符合所需规格尺寸必须考虑坯泥在干燥及烧成过程中的收缩,因此拉坯和利坯都应考虑放尺。
第16题:
长石在陶瓷生产中主要起()作用。
第17题:
坯体的总收缩率等于干燥收缩率加上烧成收缩率。
第18题:
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分为内扩散和外扩散。
第19题:
为什么陶瓷坯体适合红外辐射干燥?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4%
4—8%
8—10%
10—12%
第23题:
增强坯泥可塑性
使注浆泥料有悬浮性
构成瓷胎骨架
在坯釉料中起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