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单位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后的应急处理措施有()?
第1题:
关于水污染事故处置正确的是( )。
A.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 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有关部门
C.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 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环保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D.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
第2题:
造成集中式供水污染事故的主要途径有
A.水源污染
B.管网污染
C.用户
D.二次供水清洗消毒的药剂
E.行政人员
第3题:
在接到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学校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任务后,卫生监督机构应派员()
第4题:
当收到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指派监督员,迅速赴事件现场,核实有关情况,包括()。
第5题:
以下第()种说法是错误的。
第6题:
关于水污染事故处置正确的是()
第7题:
饮用水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数量、()、范围及程度以及污染的扩散趋势为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的内容之一。
第8题:
饮用水污染发生的原因和途径主要包括()。
第9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发生应急事件时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第11题:
水源污染
管网污染
二次供水污染
水质处理不规范
第12题:
水源污染、饮用水管网污染
水源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水源污染、饮用水管网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饮用水管网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第13题:
卫生部门在接到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时,第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A.下达监督通知书对供水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B.查明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及污染物品名和含量
C.劝阻居民不要饮用被污染的水
D.责令供水单位提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
E.水质监测监督及行政处理
第14题:
第15题:
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的调查程序是()
第16题:
介水传染病流行原因()。
第17题:
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的处理程序是()。
第18题:
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灌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病人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第19题:
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及()为现场调查内容之一。
第20题:
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的处理程序是()。
第21题:
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的途径()。
第22题:
报告一核实一水质污染调查—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报告一水质污染调查一饮用者健康调查一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报告一核实一水质污染调查一饮用者健康调查一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报告一核实一饮用者健康调查一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第23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环境保护等部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的补给区及供水单位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污染风险进行调查评估,筛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停止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并通报饮用水供水单位和供水、卫生、水行政等部门,跨行政区域的,还应当通报相关地方人民政府
单一水源供水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区域联网供水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安排、布局农村饮用水水源,应当采取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或者建设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发展规模集中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