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陈,反映戴上助听器后听一些较大的声音时感觉震耳、难受,我们在进行助听器调试时应()。
第1题:
第2题:
关于助听设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3题:
患者李某,发现佩戴助听器后,自己说话的声音大,像在桶里一样,我们在调试时应该()。
第4题:
患者薛某,佩戴助听器时,发现听刮盘子或折纸的声音,觉得太吵,我们调试时应()。
第5题:
佩戴助听器后受益度评估的调查问卷有()。
第6题: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极难感觉声音的存在,需要借助助听器的辅助才能感受声音的震动力,这属于()。
第7题:
增加低频轻声增益;
增加整体增益;
增加高频轻声增益;
增加中等声增益;
以上都不是。
第8题:
以患者为中心的助听器受益评估表COSI
格拉斯哥助听器效益评估表GHABP
助听器受益评估表PHAB
助听器效益评估国际评分表IOI-HA
助听效果评估问卷HAPI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助听器决不能对使用者的残留听力造成进一步损伤
无论助听器的功率有多大,使用时绝对不能超过患者的不舒适阈
助听器不应使声音产生失真而使佩戴者感觉到声音不真实
若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超过了使用者的需要,还会增加患者大功率耳机、电池的消耗产生的费用
不要选用输出功率小于实际所需的助听器
第11题:
二级重听
一级重听
二级聋患者
一级聋患者
第12题:
降低整体增益;
降低低频增益;
降低高频增益;
增加高频增益;
增加低频增益。
第13题:
患者张女士反映戴上助听器后听小鸟叫时声音轻,针对此点,在进行助听器调试时应()。
第14题:
狭义的对症选择助听器,需要以听力学检查结果为基础,以()为原则来选择助听器。
第15题:
患者李某,佩戴助听器发现听发动机声音或大街上的汽车声,觉得太吵,我们调试时应()。
第16题:
助听器编程时,最大输出的调试()。
第17题:
酒是陈的香,告诉我们白酒老熟的时间越长越好。
第18题:
听一首歌曲,我们除了反映它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音色这些个别属性外,还反映这些属性之间在时问延续、空间定位和运动节奏变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关系,从而组合成为曲调和旋律稳定、完整的一首歌曲,这就是感觉。
第19题:
降低整体增益;
增加高频增益;
降低高频增益;
增加低频增益;
降低低频增益。
第20题:
降低整体增益;
降低高频增益;
降低低频增益;
打通气孔或增大通气孔直径;
以上均不是。
第21题:
患者对助听器的认知度、心理接受程度;
家人的配合度;
助听效果最大化;
患者对助听效果的期望值;
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第22题:
不能超过病人的不舒适阈
能调多大就调多大,不用考虑不舒适阈
病人要是听得声音很大声感觉难受,不需要再调试,过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
病人听得清楚就好,不用管是否舒适
最大输出调试过大不会造成病人听损伤
第23题:
降低整体增益;
降低最大输出;
降低低频增益;
给助听器开大通气孔;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