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工业生产氧化铝,铝酸钠溶液分解的方法有哪两种?分别说明它们的概念。”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往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中和溶液中的游离苛性碱,使溶液的苛性比值降低,从而使铝酸钠溶液的稳定性下降,分解结晶析出Al(OH)3

  • 第2题:

    影响工业铝酸钠溶液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溶液的苛性比值、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氢氧化铝浓度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影响铝酸钠溶液稳定的因素()。

    • A、溶液的苛性比值
    • B、溶液的温度
    • C、溶液的氧化铝浓度
    • D、溶液中的杂质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溶剂比有哪四种表示方法,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 溶剂比有四种表示方法:
    A.一次溶剂对进料比;
    B.一次溶剂对抽余油比;
    C.一次溶剂+三次溶剂对抽出物+反洗液之比;
    D.全部溶剂对抽出物+反洗液之比。
    一次溶剂对进料比说明了抽提塔顶的溶剂与进料速率的比率;一次溶剂对抽余油比反映了抽提进料口以上的情况,比率高表示芳烃的回收率较高;一次溶剂+第三溶剂对抽出物+反洗液之比反映了抽提塔进料口以下的情况,比率高表示产品的纯度高,特别是较重的产品;全溶剂对抽出物+反洗液之比说明了汽提塔顶部的情况,比率高意味着产品有较高的纯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溶剂比,指的是一次溶剂对进料比。

  • 第5题:

    衡量铝酸钠溶液种分作业效果的主要指标是氢氧化铝的质量,分解率以及分解槽的单位产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与氧化铝的摩尔比叫做铝酸钠溶液的()。

    • A、苛性比值
    • B、铝硅比
    • C、硅量指数
    • D、苛性碱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铝酸钠溶液的αk值越高,则溶液越稳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残留在铝酸钠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在分解时会随同氢氧化铝一起析出,提高了产品质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拜耳法指用()来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再加()于铝酸钠溶液中分解产出氢氧化铝。


    正确答案:苛性碱;氢氧化铝晶种

  • 第10题:

    铝酸钠溶液脱硅的方法?


    正确答案: 脱硅方法:方法为常规高压一段脱硅(150~170°C.和加石灰深度二段脱硅,经二段脱硅,铝硅比可达1200以上。

  • 第11题:

    问答题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碳酸化分解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脱硅后的的精液,使氢氧化钠转变为碳酸钠,铝酸钠分解成氢氧化铝从溶液中析出。分解后得到的碳酸钠碳分母液经蒸发浓缩后返回配料。碳酸化分解是气、液、固三相同时存在的多相反应过程。其包括以下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
    1、二氧化碳为铝酸钠溶液吸收,使苛性碱中和。
    2、氢氧化铝析出
    3、水合铝硅酸钠的结晶析出
    4、水合碳铝酸钠的生产和破坏,并在碳酸化分解终止时析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数控编程方法有哪两种,它们分别适用什么场合?

    正确答案: 数控编程包括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手动改编程广泛应用于简单的点位加工及其圆弧组成的轮廓加工中。或者加工工件坐标计算较简单,加工程序不长,出错的概率小,采用手工编程。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是具有列表曲线、非圆曲线及曲面的零件,或者表面的几何元素并不复杂而程序量很大的零件,或者工步复杂的零件,采用自动编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苛性化系数是指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与苛性碱的分子比。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生水进入流程降低了溶液的沸点,使铝酸钠溶液发生水解,造成氧化铝损失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影响铝酸钠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溶液苛性比值
    • B、溶液温度
    • C、溶液氧化铝浓度
    • D、溶液的粘稠度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在氧化铝生产中铝酸钠溶液的αk值越高,则溶液越()。

    • A、不稳定
    • B、稳定
    • C、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影响铝酸钠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溶液苛性比值、温度、氧化铝浓度
    • B、溶液苛性比值、温度、搅拌
    • C、温度、氧化铝浓度、溶液中杂质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往铝酸钠溶液中通人CO2气体,使其分解析出氢氧化铝的过程,叫做碳酸化分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高压溶出的目的就是用()迅速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溶出制成铝酸钠溶液。


    正确答案:苛性碱溶液

  • 第20题:

    拜耳法的基本原理()

    • A、用NaOH溶液溶出铝土矿,所得到的铝酸钠溶液在添加晶种、不断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的氢氧化铝便呈氧化铝析出
    • B、分解得到的母液,经蒸发浓缩后在高温下可用来溶出新的铝土矿
    • C、用NaOH溶液溶出铝土矿,所得到的铝酸钠溶液在添加晶种、不断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铝便呈氢氧化铝析出
    • D、分解得到的母液,经蒸发浓缩后在低温下可用来溶出新的铝土矿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碳酸化分解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脱硅后的的精液,使氢氧化钠转变为碳酸钠,铝酸钠分解成氢氧化铝从溶液中析出。分解后得到的碳酸钠碳分母液经蒸发浓缩后返回配料。碳酸化分解是气、液、固三相同时存在的多相反应过程。其包括以下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
    1、二氧化碳为铝酸钠溶液吸收,使苛性碱中和。
    2、氢氧化铝析出
    3、水合铝硅酸钠的结晶析出
    4、水合碳铝酸钠的生产和破坏,并在碳酸化分解终止时析出。

  • 第22题:

    问答题
    铝酸钠溶液组成两种表示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A.采用物质的量比n(Na2O)/n(Al2O3),其中的Na2O是按苛性碱NaOH浓度计算,叫苛性比K。中国与俄罗斯
    B.采用物质的质量比m(Al2O3)/m(Na2O)符号为A/C,其中的Na2O按当量Na2CO3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拜耳法指用()来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再加()于铝酸钠溶液中分解产出氢氧化铝。

    正确答案: 苛性碱,氢氧化铝晶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