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什么要控制甲烷化进口工艺气中(CO+CO2)含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醇后气CO+CO2含量猛升的原因?


    正确答案:①系统进口CO+CO2猛升,
    ②触媒层温度波动大或跨温失活,
    ③生产负荷与子系统组合方式不协调,
    ④醇化塔或热交密封填料泄露。

  • 第2题:

    为什么甲烷化床层中要防止生成羰基镍?


    正确答案: (1)羰基镍为剧毒物质
    (2)会造成催化剂活性组分镍的损失

  • 第3题:

    新鲜气中CO+CO2含量控制为多少?


    正确答案: 新鲜气中CO+CO2含量:≤20PPm

  • 第4题:

    液氮洗工况不正常,造成出口工艺气中甲烷和氩气含量高,会使得合成循环气中()含量升高。


    正确答案:惰性气体

  • 第5题:

    一段炉催化剂活性下降,工艺气残余甲烷含量将()。


    正确答案:上升

  • 第6题:

    甲烷化炉入口工艺中CO和CO2含量应小于()。

    • A、1%
    • B、0.7%
    • C、2%
    • D、0.5%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液氮洗工况不正常,造成出口工艺气中甲烷和氩气含量高,会使得合成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升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为什么合成操作要控制新鲜气总硫含量≤0.1PPm?


    正确答案: 硫是最常见的毒物,也是引起催化剂活性衰退的主要物质,原料气中的硫一般以硫化氢(H2S)和硫氧化碳(COS)的形式存在。硫化氢与活性铜反应。(H2S+Cu=CuS+H2)在合成甲醇反应条件下,COS分解:COS+H2=CO+H2S生成的H2S再与活性铜反应生成无活性的硫化铜。
    新还原的催化剂在250℃,COS浓度为23~41ppm条件下,中毒时间超过42小时,CO转化率将下降40%而使催化剂失去使用价值。防止催化剂中毒的唯一途经是严格控制净化脱硫工序的工艺指标,要控制新鲜气总硫含量≤0.1ppm。

  • 第9题:

    工艺气切入甲烷化要具备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1、甲烷化催化剂必须还原结束;
    2、甲烷化入口温度达到300℃;
    3、粗氢气二氧化碳含量〈0.3%;

  • 第10题:

    为什么要控制焦炉气中氧含量?


    正确答案: 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的,凡是爆炸气体者都是由可燃性气体和氧气达到一定比例混合在火源或者高温下瞬间完成了化学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致使气体体积膨胀使设备管道爆炸,另外如果氧含量高会使触媒层起氧化反应。烧坏触媒,所以一般要求焦炉气中氧含量小于0.5%。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焦炉气中氧含量?

    正确答案: 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的,凡是爆炸气体者都是由可燃性气体和氧气达到一定比例混合在火源或者高温下瞬间完成了化学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致使气体体积膨胀使设备管道爆炸,另外如果氧含量高会使触媒层起氧化反应。烧坏触媒,所以一般要求焦炉气中氧含量小于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乙炔气中水分的含量?

    正确答案: (1)水分残留在填料中,减少规定的丙酮的充装量,从而影响乙炔的溶解度,降低乙炔的充装量;
    (2)水分会腐蚀气瓶;
    (3)影响金属焊接和切割质量;
    (4)乙炔在温度低于16℃的任何压力下,都可以与水产生水合晶体堵塞管路造成危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要控制焦炉气中的氧含量?


    正确答案:主要从生产安全方面考虑的,凡是爆炸性气体都是可燃性气体和氧气达到一定比例混合在火源或高温下,瞬时完成了化学反应释放巨大的能量,致使气体体积膨胀,使设备、管道爆炸,另外,如果氧含量高会在触媒层起氧化反应,烧坏触媒,所以一般要求焦炉气中氧含量<0.5%。

  • 第14题:

    计算题:合成系统补入新鲜气中甲烷含量1.2%,循环气中甲烷含量控制16.5%,请计算每吨合成氨的放空气量(不考虑甲烷在液氨中的溶解损失,吨氨耗新鲜气2900Nm3)。


    正确答案: 每吨合成氨放空气量=2900*0.012/0.165=65.45Nm3/h

  • 第15题:

    烷后气(CO+CO2)超标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是()

    • A、醇后气CO含量低
    • B、甲烷化触媒温度波动或垮温
    • C、甲烷化塔串气
    • D、塔前予热器串气

    正确答案:B,C,D

  • 第16题:

    甲烷化过程由于要消耗()。其进口气体中CO和CO2含量必须小于或等于()。


    正确答案:H2;0.5%

  • 第17题:

    气化反应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工艺原料气中的甲烷含量将()。

    • A、升高
    • B、降低
    • C、不影响
    • D、无法判定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在气化炉的操作中,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工艺气中的甲烷含量?


    正确答案: ①甲烷的含量与气化炉的操作温度有关。
    ②甲烷含量高,说明气化炉的操作温度偏低,使得气化炉的碳黑生成量增加,产气量减少;
    ③甲烷含量低,说明气化炉的操作温度高,这样将使耗氧量增加,因此,在气化反应中要严格控制产气中的甲烷含量。

  • 第19题:

    反应后的转化气中,甲烷含量控制在0.5%以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脱甲烷塔的控制要求是()。

    • A、塔顶甲烷中所含乙烯量要较低
    • B、塔釜所含甲烷要较低
    • C、塔釜乙炔含量要低
    • D、塔顶氢气含量要低

    正确答案:A,B

  • 第21题:

    本流程清除少量CO+CO2选用甲烷化法,其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化法成本低,铜洗法成本高
    • B、甲烷化法工艺简单,铜洗法工艺复杂
    • C、铜洗法达不到合成原料气CO+CO2含量要求
    • D、甲烷化法操作方便,铜洗法操作复杂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转化气中甲烷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到<0.8%?


    正确答案: 转化气中甲烷含量高有三种不好,
    (1)转化气中有效成分CO+H2量减少,一份子甲烷经转化能产生3分子CO+H2,若转化气中甲烷高,产生的CO+H2就少了,使产氢量少了。
    (2)转化气中甲烷高,合成塔合成率低,惰性气体放空量大,白白放掉不少氢氮气,合成气中甲烷与Ar一样,是不参加反应的,随着氢气氮气合成为NH3CH4和Ar逐渐积累,含量增高,一般合成循环气中CH4和Ar控制在
    16%--18%,当含量超过时合成就要将部分合成气放空,即所谓惰性气体放空,实际上放空气中80%多是产生NH3的氢气和氮气。
    (3)若转化气中甲烷含量高,合成系统压力也会高,使系统超压而且多耗电所以控制甲烷小于0.8。

  • 第23题:

    问答题
    转化气中甲烷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到<0.8%?

    正确答案: 转化气中甲烷含量高有三种不好,
    (1)转化气中有效成分CO+H2量减少,一份子甲烷经转化能产生3分子CO+H2,若转化气中甲烷高,产生的CO+H2就少了,使产氢量少了。
    (2)转化气中甲烷高,合成塔合成率低,惰性气体放空量大,白白放掉不少氢氮气,合成气中甲烷与Ar一样,是不参加反应的,随着氢气氮气合成为NH3CH4和Ar逐渐积累,含量增高,一般合成循环气中CH4和Ar控制在
    16%--18%,当含量超过时合成就要将部分合成气放空,即所谓惰性气体放空,实际上放空气中80%多是产生NH3的氢气和氮气。
    (3)若转化气中甲烷含量高,合成系统压力也会高,使系统超压而且多耗电所以控制甲烷小于0.8。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