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锁合模多用于弯曲分模面及形状复杂的胎模锻件的锻造。()
第1题:
A、合模
B、扣模
C、套筒模
D、注塑模
第2题:
合模主要用于()类直、弯、枝、义等复杂形状锻件的制坯和成形。
第3题:
对于水平落差较小的弯曲锻件的成形通常采用导锁合模胎模锻造。()
第4题:
采用合摸制坯的胎模,当锻件不对称,并有较大的水平错移,或者锻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
第5题:
分型面可以与合模方向平行或倾斜,也可以与合模方向(),常见分型面的位置及形状包括()。
第6题:
选择模锻件分模面位置的基本原则是()
第7题:
模锻件的基本参数包括:锻件重量、锻件形状复杂系数、锻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和()的周长等。
第8题:
控制冲裁间隙的镀铜法,适用于凸模()的冲裁模。
第9题:
模锻件的分模面
第10题:
分模面在锻件上的位置是否合适,关系到锻件成形、锻件出模、材料利用率及锻模加工等。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镶拼结构的凸(凹模),适用于(),如果采用整体式结构,在锻造、机械加工或热处理时,带来一定困难,当发生局部损坏时,会造成整个凸、凹模的报废。
第14题:
胎模锻件的分模面位置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锻件能便于锻造中成形。()
第15题:
弯曲模膛可按锻件在分模面上的水平投影轮廓线作图进行设计。
第16题:
合模是由飞翅的胎模,须按照锻件形状的复杂程度,分模面(),、()所能承受的错移的能力以及生产批量等情况,分别选择能与互相适应的和模结构。
第17题:
锻件分模位置应锻造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的位置上。()
第18题:
选择胎模锻件分模面位置的基本原则是()
第19题:
摔模是一种最简单的胎模,一般是由锻造工用反印法制造。要求摔模()、不卡模、(),摔出的锻件表面光滑。
第20题:
锻造圆柱齿轮坯100件,为提高生产率决定采用胎模锻。应选用()。
第21题:
模型锻造可以锻造形状十分复杂的锻件。
第22题:
为了使上,下模膛深度最浅,并在锻造中易于及时发现错模,分模面最好选在锻件的()上。
第23题:
扣模
合模
筒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