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销售者的下列行为,除哪种情况外凡构成犯罪的,都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1题: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即构成犯罪。
A.对
B.错
第2题: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销售金额在二百万以上的,处以( )
第3题:
第4题:
生产者、销售者的下列行为,除哪种情况外凡构成犯罪的,都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A销售者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行为
B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行为
C生产者在其生产的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
D生产者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行为
第5题: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销售金额较大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第6题:
生产者不能从事的行为包括()
第7题: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或者(),销售金额在5 万元以上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第8题:
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应予以没收。
第9题:
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
第10题: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构成犯罪的条件是()
第11题:
第12题:
生产者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
销售者故意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不包括过失销售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
第13题: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假、掺杂,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
第14题: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
第15题: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下列哪些说法正确的。()
A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
B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C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
D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E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无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第16题:
生产者、销售者的下列行为,除一种情况外凡构成犯罪的,都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是()
第17题:
对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18题:
销售者不得()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
第19题:
生产者、销售者非法制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优质产品标志、获国际荣誉奖标志、生产许可证标志等()的违法行为是生产者、销售者禁止行为之一。
第20题:
《产品质量法》对下列哪种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为“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
第21题:
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或者以假充真的产品的()应当予以没收。
第22题:
《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应当由()承担赔偿责任。
第23题:
第24题:
伪造产地生产产品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生产不符合国家先进的产品标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