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上的光谱分布,要求银幕反射光色温应为()之内。”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色温的概念完全可以描述连续光谱光源的颜色特性。()


    答案:对
    解析:
    由于气体放电光源一般为非连续光谱,与黑体辐射的连续光谱不能完全吻合,所以都采用相关色温来近似描述其颜色特性。色温(或相关色温)在3300K以下的光源,颜色偏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色温超过5300K时,颜色偏蓝,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通常气温较高的地区,人们多采用色温高于4000K的光源,而气温较低的地区则多用4000K以下的光源。

  • 第2题:

    钻石色级分级使用的光源必须达到以下的什么要求?()

    • A、光谱连续的白光
    • B、含紫外线
    • C、色温4800-6000K
    • D、显色系数80%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校色温滤镜用于调整进入镜头的光线色温,以满足()。

    • A、全色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 B、彩色胶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 C、红外线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 D、黑白正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使用亮度计可完成以下()工作

    • A、银幕反射亮度
    • B、放映机色温
    • C、均匀度
    • D、放映机对比度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影响地物发射或反射光谱特性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与地物的物理性状有关
    2、与光源的辐射强度有关
    3、与季节有关
    4、与探测时间有关
    5、与气象条件有关

  • 第6题:

    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和颜色密切相关,岩石光谱反射率受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和表面糙度的影响,岩石表面湿度对反射率也有影响。

  • 第7题:

    光源的显色性是由()决定的。

    • A、光源的色温
    • B、光源的强度
    • C、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校色温滤镜用于调整进入镜头的光线色温,以满足()。
    A

    全色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B

    彩色胶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C

    红外线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D

    黑白正片对光线色温的要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和颜色密切相关,岩石光谱反射率受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和表面糙度的影响,岩石表面湿度对反射率也有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上的光谱分布,要求银幕反射光色温应为()之内。

    正确答案: 5800±400K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光源的显色性是由()决定的。
    A

    光源的色温

    B

    光源的强度

    C

    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色温可以理解为().
    A

    光源的温度

    B

    光线的温度

    C

    表示光源的冷热

    D

    表示光源的光谱分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相关色温是用来描述连续光谱的颜色特性。()


    答案:错
    解析:
    相关色温是用来描述非连续光谱的颜色特性。

  • 第14题:

    观察可见光吸收谱的光源必须达到以下的什么要求?()

    • A、光谱连续的白光
    • B、不含紫外线
    • C、色温4800-6000K
    • D、显色系80%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简述使用相关仪器检测放映画面的清晰度、银幕亮度及均匀度、色温或色度等技术指标。


    正确答案: 1.电影院放映光学系统测量1)测量仪器:受光角不大于2°的亮度计、三脚架、色温计、穿三孔检验用胶片或耐热蚀的金属三孔板、杂散光检验片、35mm放映画面清晰度检验片。2)测量项目与测量方法(1)银幕中心亮度银幕表面中心位置区域作为面光源在其单位立体角或单位投映面积内发出的光通量为银幕中心亮度,单位为cd/㎡。测量方法如下:①将亮度计开关拨至开(ON)挡位及将响应(RESPONSE.挡拨至慢(SLOW)挡位,用三脚架将亮度计架设在观众厅座席区中心点距地面1.00m高度。②将亮度检测胶片或耐热蚀的金属三孔板放置在放映机片窗处,使灯箱遮光板闭合,阻止光线通过物镜;预热氙灯至少5min。开启放映机,打开遮光板使光线通过物镜投射到银幕上,调整检测胶片或金属三孔板,使其中心与银幕画面中心重合;调节物镜焦距使银幕中心处的圆孔影像清晰。③将亮度计对准银幕中心位置,通过亮度计目镜观测银幕并调节亮度计物镜焦距至清晰,扣动测量扳机持续3s-5s。读取测量数值。另外,为使观众厅内大多数观众获得较好的观影效果,还应该在座位区中心点两侧相距为观众厅宽度的2/3处按照上述方法加测银幕中心亮度。该两点测得的银幕中心亮度不应低于40cd/㎡。应该对每一台放映机放映不同格式时的银幕中心亮度进行测量。注意:以上操作应该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完毕立即闭合遮光板,防止放映物镜因长时间通过强光线而损伤。(2)银幕亮度分布参照测量银幕中心亮度的方法将亮度计架设在观众厅座席区中心点位置,在测量完毕银幕中心亮度后,立即调整亮度计方位先后对准银幕上两侧的圆孔影像区域中心进行银幕亮度测量。银幕两侧亮度测量数值与银幕中心亮度之比(%)即为银幕亮度分布。应该对每一台放映机放映不同格式时的银幕亮度分布进行测量。(3)银幕杂散光干扰度
    9放映影片时,影响银幕画面质量的光线为银幕杂散光。银幕杂散光干扰度确定方法如下:①参照测量银幕中心亮度的方法将亮度计架设在观众厅座席区中心点,将银幕中心亮度调整到相应星级亮度要求范围。②装上杂散光检测片或金属十字板。③用亮度计测量银幕中心区域阴影处的亮度,此处的亮度即为总杂散光。杂散光的干扰度可由下式计算,即:总杂散光干扰度(%)=——————————×100(%)(中心亮度-总杂散光)上式适用于干扰光检验片测试方法。对于使用三孔板方法,得到的结果要再除以10。对每一台放映机使用不同格式物镜的杂散光进行测量。(4)银幕反射光色温银幕反射光色温测量方法如下:①将银幕亮度调整到符合该影厅星级标准的范围。②打开色温计开关电源,将测量模式置于色温测量状态,将色温计置于银幕正前方1m处并面对银幕,维持这种状态3s以上,按下测量数据锁定钮,记录测量数据。③对每一台放映机使用不同格式物镜的银幕反射光色温进行测量。(5)放映画面稳定性画面抖动是指影片在放映机片门处的不稳定性,用影片画面在放映机片门处的位移的平均值(以mm为单位)来表述其抖晃量。测量方法如下:①在所要求达到的亮度及亮度分布条件下,放映清晰度检验片;②调整焦点至银幕影像清晰;③检测人员站在银幕前,用直尺分别测量出影像在银幕上的位移。此位移除以影像在银幕上的放大倍数即为放映画面的抖晃量。④对每一台放映机的画面稳定度进行测量。(6)银幕画面清晰度①在放映机上装画面清晰度检验片,调整焦点至银幕中心部位画面影像清晰程度达到最佳状态;②检测人员站在距银幕前一米左右的位置观察银幕画面清晰度测试图案,应对画面中心部位、周围视场进行检测评价,分别取空间频率最高一级内两个相互垂直的黑白线条组均能清晰分辨为认定的清晰度。
    10③需由不少于3名检测人员各自记录观察结果,进行算术平均,取与平均值接近的线对值;④对每一台放映机使用不同格式物镜的画面清晰度进行测量。

  • 第16题:

    色温可以理解为().

    • A、光源的温度
    • B、光线的温度
    • C、表示光源的冷热
    • D、表示光源的光谱分布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下列关于地物反射光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叫做地物反射光谱
    • B、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
    • C、同类地物反射光谱相似
    • D、地物反射波普曲线除随不同地物不同外,同种地物在不同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下形态表现也不同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简述什么叫地物反射光谱?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
    植被: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μm)有一个小的反射锋,位置在0.55μm(绿)处,两侧0.45μm(蓝)和0.67μm(红)则又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像,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0.7-0.8μ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μ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像,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μm和1.95μm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水体: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正因为如此,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响上,水体呈黑色。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这些都成为影响分析的重要依据。
    雪:雪的反射光谱和太阳光谱很相似,在0.4—0.6μm波段有一个很强的反射峰,反射率几乎接近100%,因而看上去是白色,随着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进入近红外波段吸收逐渐增强,而变成了吸收体。雪的这种反射特性在这些地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 第19题:

    分色用光源的色温应与分色胶片的感色性相匹配,分色光源的色温一般为(),其光谱能量分布较符合制版分色的要求。

    • A、5000-6500K
    • B、3000-4000K
    • C、2000-3000K
    • D、7000-8000K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叫地物反射光谱?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
    植被: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μm)有一个小的反射锋,位置在0.55μm(绿)处,两侧0.45μm(蓝)和0.67μm(红)则又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像,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0.7-0.8μ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μ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像,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μm和1.95μm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水体: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正因为如此,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响上,水体呈黑色。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这些都成为影响分析的重要依据。
    雪:雪的反射光谱和太阳光谱很相似,在0.4—0.6μm波段有一个很强的反射峰,反射率几乎接近100%,因而看上去是白色,随着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进入近红外波段吸收逐渐增强,而变成了吸收体。雪的这种反射特性在这些地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影响地物发射或反射光谱特性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与地物的物理性状有关
    2、与光源的辐射强度有关
    3、与季节有关
    4、与探测时间有关
    5、与气象条件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色温是表示光谱成分的概念,是表示光线()的一种状态。

    正确答案: 颜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物理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